[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929.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泡茶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泡茶、喝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的一种消遣方式,传统的泡茶工具很多,泡茶程序复杂、耗费时间较多,不适应大部分人的喝茶需求,而且制作成本高,过滤效果差,缺乏趣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泡茶杯,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达到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增加趣味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式泡茶杯,包括杯体,其上端头为开口端,设置有与之连接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杯体内部设置有旋转式的泡茶装置,所述泡茶装置包括实心不锈钢片、空心不锈钢片、不锈钢球和不锈钢固定片,实心不锈钢片通过螺丝螺母与空心不锈钢片相连接,不锈钢球固定在实心不锈钢片的一端,不锈钢固定片卡在杯体内壁与空心不锈钢管片的两端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不锈钢片为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实心不锈钢片和空心不锈钢片设为与杯体相匹配的圆形,空心不锈钢片的半径大于实心不锈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不锈钢片的中间设置有固定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的底部设置有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不锈钢片的两端设置有硅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螺丝的底部设置有固止件。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下端头也为开口端,并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钩简单,成本低,过滤效果好,操作简单,增加喝茶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泡茶装置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的名称为:
1-杯体,2-上盖,3-底盖,4-泡茶装置,5-实心不锈钢片,6-空心不锈钢片,7-不锈钢球,8-不锈钢固定片,9-螺丝,10-螺母,11-固定筒,12-水孔,13-硅胶圈,14-固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旋转式泡茶杯,包括杯体1,其上端头为开口端,设置有与之连接的上盖2,杯体1内部设置有旋转式的泡茶装置4,所述泡茶装置4包括实心不锈钢片5、空心不锈钢片6、不锈钢球7和不锈钢固定片8,实心不锈钢片5通过螺丝9螺母10与空心不锈钢片6相连接,螺丝9的一端是固定在实心不锈钢片5的圆心,穿过固定在空心不锈钢片6圆心的螺母10,不锈钢球7固定在实心不锈钢片5的一端,不锈钢固定片8卡在杯体1内壁与空心不锈钢管片6的两端相固定。为了起到有效的过滤茶水,所述空心不锈钢片6为过滤网。所述实心不锈钢片5和空心不锈钢片6设为与杯体1相匹配的圆形,空心不锈钢片6的半径大于实心不锈钢片5。为了防止茶叶浸泡后膨胀妨碍到螺丝9的运转,空心不锈钢片6的中间设置有固定筒11。为了防止在螺丝9上端漏水以致在固定筒11里面储藏了茶水,不卫生,所以在固定筒11的底部设置有水孔12。所述空心不锈钢片6的两端设置有硅胶圈13,起到密封的作用。为了防止螺丝9因旋转掉出来,螺丝9的底部设置有固止件11。所述杯体1的下端头也为开口端,并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底盖3。
本产品是利用旋转不锈钢球7来控制泡茶装置4的开关,从而实现茶水分离的目的。在泡茶之前,倒立茶杯,握住杯体1逆时针方向用力的甩动不锈钢球7,由于不锈钢球7的重量因重力而旋转,从而不锈钢球的旋转也带动整个实心不锈钢片5向上运动,当实心不锈钢片5和空心不锈钢片6合在一起时,实心不锈钢片5封住了空心不锈钢片6上的过滤水孔,从而实现了泡茶装置4的关闭。在泡茶的时候,打开底盖3,放入茶叶和倒入开水,盖上底盖3,实现泡茶,等泡好茶后,需要喝茶时,握住杯体1顺时针方向用力的甩动不锈钢球7,不锈钢球7的旋转带动整个实心不锈钢片5向下运动,泡好的茶水就顺着空心不锈钢片6上的过滤水孔流进上层茶汤杯,正立茶杯后,打开上盖2上的喝水口,就可以直接喝茶了。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型和仿真的涡轮控制
- 下一篇: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机纬纱托布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