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子母式引雷火箭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308.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秀;李照勇;刘生海;汤长俊;张宇舰;胡会芳;戴均平;王变红;李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00 | 分类号: | F42B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母 式引雷 火箭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母式引雷火箭弹,属于弹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金属线引雷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引雷方法,该方法是从地面向空中发射引雷弹丸进行人工引雷。传统引雷弹丸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绕线内衬、金属线、铅垂头螺、分离抛射药和时间延时引信;金属线一端螺旋缠绕在绕线内衬上,另一端直接固定在铅垂头螺后端。弹丸发射后,经时间延时引信延时启动分离抛射药,使铅垂头螺与弹丸主体分离;铅垂头螺牵引金属线下降时,金属线沿着绕线内衬单向螺旋释放,完成引雷作业。
传统结构的引雷弹丸存在如下缺点:
1引雷弹丸采用地面发射药发射的发射方法,弹丸的飞行距离较近而且一次只能发射一个引雷弹丸,缺乏一次远程发射投放多个引雷弹丸的能力。
2金属线抛撒药起爆分离铅垂头螺与壳体时,分离速度较大,金属线单向旋转释放,旋转释放速度较慢,使金属线得承受较大的拉伸张力,容易断裂。
3铅垂头螺牵引缠绕在绕线内衬上的金属线下降时,金属线边解除绕线内衬的螺旋缠绕边下降,金属线产生的旋转力带动铅垂头螺在空中旋转,由于铅垂头螺质量较大,使得金属承受较大的旋转张力,容易断裂。
4弹丸将发射时的点火时刻作为计时零点,通过一定的时间延时后打开降落伞、释放金属线,这种结构只能通过弹丸的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估算弹丸抛开降落伞和释放金属线时离地面的距离,单发弹丸作业时存在较大的用延时时间和飞行速度换算高度的换算误差,多发弹丸作业时打开降落伞、释放金属线高度一致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传统引雷弹丸存在的弹丸的飞行距离较近而且一次只能发射一个引雷弹丸、金属线释放过程承受较大的旋转张力和拉伸张力使其容易断裂、以及不能在准确高度释放金属线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子母式引雷火箭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子母式引雷火箭弹,包括风帽、子弹舱壳体、控制舱壳体、发动机、稳定装置、引雷子弹、子弹推板、子弹抛射药、开舱引信、点火具;
引雷子弹包括铅垂头螺、轴承、下绕线内衬、子弹壳体、上绕线内衬、金属线、分离抛射药、子弹分离引信、降落伞拉板、引信电源开关、挡环、降落伞;
铅垂头螺的前端为实芯锥体结构,铅垂头螺的后端外沿向后延伸有连接台,铅垂头螺的后端端部加工有轴承安装孔;
下绕线内衬为一端有底的筒形件,下绕线内衬的有底一端的端面向前延伸出轴承连接台;
上绕线内衬为一端有底的筒形件,上绕线内衬的有底一端的外沿向外延伸出连接台,且该底面中心开有抛射药安装孔;
子弹分离引信的后端设计有拉开启动的引信电源开关,子弹分离引信的前端引出点火信号输出接口;
下绕线内衬前端的轴承连接台安装在铅垂头螺后端的轴承安装孔内,且下绕线内衬的轴承连接台与铅垂头螺的轴承安装孔通过轴承连接;上绕线内衬通过其后端外沿处的连接台固定在子弹壳体内部的前段,上绕线内衬底面的抛射药安装孔内固定分离抛射药;子弹壳体内部上绕线内衬的后端依次装入子弹分离引信、降落伞拉板;子弹分离引信前端引出的点火信号输出接口与分离抛射药的点火电路连接,子弹分离引信后端的引信电源开关通过拉绳与降落伞拉板的前端相连,子弹壳体后端端部内壁螺纹连接挡环,降落伞通过伞绳连接在降落伞拉板的后端,并折叠在降落伞拉板与挡环之间的子弹壳体内;子弹壳体的前端与铅垂头螺后端的连接台通过剪切销连接,使子弹壳体内部的上绕线内衬与铅垂头螺内部的下绕线内衬对接;金属线一端螺旋缠绕在上绕线内衬的侧壁并固定在上绕线内衬后端连接台上,金属线的另一端螺旋缠绕在下绕线内衬的侧壁并固定在下绕线内衬的后端;
子弹舱壳体的后端端部向内加工有卡位环,所有引雷子弹首尾相接依次放入火箭弹的子弹舱壳体内,且最后端的引雷子弹的后端与子弹舱壳体的卡位环之间放置子弹推板;
控制舱壳体内从前向后依次安装子弹抛射药、开舱引信;子弹抛射药的点火电路与开舱引信点火信号输出接口相连;
子弹舱壳体的前端与风帽通过剪切销连接,子弹舱壳体的后端与控制舱壳体螺纹连接,使控制舱壳体内部前端的子弹抛射药与子弹舱壳体内部后端的子弹推板对正;控制舱壳体后端连接发动机及稳定装置,控制舱壳体内部后端开舱引信的延时启动电路与发动机内部前端的点火具导线连接。
子弹推板的侧壁开有密封圈安装槽,子弹推板与子弹舱壳体连接处安装密封圈。
子弹分离引信包括高度判断模块、装订模块、GPS卫星定位模块、启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