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智能控制的LED隧道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554.6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毛媛媛;毛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振刚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10 天津市河北区律***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控制 led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控制的LED隧道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规模及数量也越来越大,隧道照明也由此出现了如节能、安全等极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隧道照明应用所采用的光源中,高压钠灯因为其较高的视觉光效(可达120lm/w)而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但高压钠灯在隧道照明中还是存在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主要是显色性较差和光源功率选择范围有限(通常只能选择250W和400W),尤其在内部段照明中,高压钠灯一方面没有较小功率,另一方面,点状的强光源所造成的眩光和频闪比较严重。
在一些长隧道中,直管型荧光灯因其较高的显色性和线性照明具有较好视觉诱导性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由于荧光灯的寿命短,通常只有8000小时左右,因而经常需要更换,大大增加了隧道的维护成本。另外,荧光灯的功率较小,在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等需要较高照度的区域没法达到要求。近几年随着无极灯技术的成熟,由于消除了电极因素的影响无极荧光灯相比于传统荧光灯具有更长的寿命,也可以做到更大的功率,这使得无极灯在隧道照明场合体现了优势,但无极灯的发光面较大,在进行光学设计时整个灯具的光学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LED灯物联网智能控制设计,集成了高压钠灯、直管荧光灯和无极灯的各个优势,灯具设计灵活,智能调光,视觉透导性好,解决了以往灯具亮度不可控,显色性不佳,光源过度照明所造成的浪费现象,实现了智能化的隧道照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中央控制器、光端机、亮度检测装置、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电流电压控制装置和LED灯组成,其中中央控制器、光端机、亮度检测装置和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依次相连,电流电压控制装置和LED灯与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相连。
而且,所述的光端机采用1路全数字视频加可选件光端机。
而且,所述的亮度检测装置采用REGALLUXMETER亮度检测仪。
而且,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控制电源功率的模块。
而且,所述的LED灯采用单芯片5W的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LED灯,通过5W左右的LED器件,可以根据实际照度要求来改变LED光源的数目,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而且由于尺寸很小,灯具外形的设计上也非常灵活,既可以做成线性的灯具以达到较好的视觉透导性,也可以设计成矩形的灯具适合较高照度要求的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
2、本实用新型采用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通过中央控制器根据洞外实际亮度对输入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后,自动转换成标准信号,控制LED灯的亮度,可以实现灯具的无极调光,结合洞口的亮度来动态改变隧道照明的亮度,充分发挥LED隧道照明灯具的技术特点,进一步提高LED隧道灯具的节能效果,实现智能化隧道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系统结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控制的LED隧道灯,由中央控制器、光端机、亮度检测装置、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电流电压控制装置和LED灯组成,其中中央控制器、光端机、亮度检测装置和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依次相连,电流电压控制装置和LED灯与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相连。
洞外亮度检测装置对隧洞外亮度进行实时检测,再将检测结果实时地传送到LED亮度智能无极控制装置中,中央控制器根据洞外实际亮度对输入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后,自动转换成标准信号,控制LED灯的亮度。为了能够同时长距离控制数千盏LED灯,其控制输入端采用了高阻形式,以确保控制信号的长距离传输。由于高阻抗的控制输入端所产生的干扰使得灯具出现闪烁而无法消除,因此采用了特殊的干扰抵消式电路设计,从而确保了电源的高抗干扰性和灯具亮度的稳定性以及亮度变化的同步性。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振刚,未经毛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防雷击棒形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