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作毛细管窗口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670.X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麻浩;单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7/02 | 分类号: | B01D5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作 毛细管 窗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细管窗口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毛细管窗口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高效毛细管电泳以高效、快速、微量、自动化和分离模式多样化等优势在食品安全性监测、药品安全性监测和质量控制、临床样本检测和药物代谢监控及新药研发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其作为一种高效的检测手段,逐步成为药典中药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在进行毛细管电泳操作过程中,如何对毛细管进行精细开窗口是一个重要和关键步骤。传统的非涂层毛细管窗口制作方法是测量毛细管长度,确定并标记窗口位置,用铝箔紧密包裹标记位置两端,标记处空留约2mm-5mm窗口大小,然后用火焰外焰灼烧约3秒后,指尖剥离烧焦的涂层,酒精棉擦拭干净后安装卡盒。也可通过电阻丝烧、强酸腐蚀、刀刮等方式进行窗口制作。涂层毛细管的窗口只可采用强酸腐蚀、刀刮的方式制作,不可用火灼烧。
传统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端:
1.首先毛细管外径为375μm,较细,不能良好固定毛细管,造成标记困难和标记窗口位置不准确。
2.铝箔包裹紧密度控制不良,容易造成制作的窗口扩大,易断裂。
3.在包裹铝箔过程中,容易造成标记损坏。
4.由于毛细管较软,手持毛细管进行烧制过程中无法准确将标记处对准火焰外焰,且有烧伤危险。
5.紧密包裹的锡纸在灼烧后,粘连在毛细管外壁上,不易清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6.通过刀刮等其他方式制作窗口需要熟练的技巧,且每次制作的毛细管窗口均一性较差,造成实验重复性降低。
经过简单初步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14544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窗口制作器,该毛细管窗口制作器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下设有支撑柱,操作平台上开有窗口,穿过窗口在操作平台上开有扁平槽,用于放置毛细管,窗口下面一端设有固定板,另一端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下部位于操作面上设有窗口刻度和定长刻度。移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中设有螺钉,通过螺钉与相配套的螺母可将移动板与操作面固定。
在操作时,旋松螺母,对照窗口刻度调整移动板的位置,使其位于4mm处,旋紧螺钉。取一根毛细管,将其放置于扁平槽中,对照定长刻度移动其位置使末端位于9.5cm处,贴一段胶带辅助固定,将点燃的酒精灯的外焰移动至窗口处,对准毛细管涂层加热,停留数秒待变红后移去。取下毛细管,以无水乙醇擦拭烧灼处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使用扁平槽和胶带固定毛细管,固定不可靠,毛细管在扁平槽内可能会沿着扁平槽的长度方向滑动,造成窗口标记位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制作毛细管窗口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毛细管固定不可靠、毛细管窗口标记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毛细管窗口的装置,其中:包括支撑部件、用于夹持毛细管第一位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用于夹持所述毛细管第二位置的第二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两者的其中之一锁定在所述支撑部件上,两者的其中另一锁定或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件上;
所述毛细管介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部分为预定窗口区域,所述预定窗口区域在所述毛细管轴向方向的尺寸能随被锁定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或所述第二夹持部锁定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用于制作毛细管窗口的装置还包括主尺或测距传感器,所述主尺和测距传感器均能测量所述预定窗口区域在所述毛细管轴向方向的尺寸;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为所述主尺。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支撑臂、游码和固定阀;
所述游码锁定在所述主尺上,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游码上;
所述固定阀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锁定或固定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第二夹头与所述第一夹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能夹持所述毛细管。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夹头为固定或锁定在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游码的一端的固定部,所述第二夹头为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固定阀盖;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固定阀盖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内凹部分,所述固定部上的内凹部分和所述固定阀盖上的内凹部分相互配合夹持住所述毛细管。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
每个所述内凹部分均为圆弧面,一对所述圆弧面拼凑成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毛细管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 下一篇:垃圾收集系统的投放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