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薯无土育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987.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8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常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利娟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薯 无土 育苗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阳、拱棚等对红薯育苗使用的红薯无土育苗床。
背景技术:长期以来,脱毒红薯育苗都是将红薯整个埋入土或苗床中。这种育苗法不仅造成红薯下半部发芽困难,降低出苗率,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效地预防脱毒品性的传承,大大地增加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对脱毒红薯种源的一种浪费。目前,生产上都采用露地育苗,酿热温床育苗,火炕育苗,塑料大棚育苗,阳潝双膜育苗等方法,都不利于工厂化、标准化育苗,同时,传统电热线都是埋入于苗床中,受热不均匀,控制温度延时,不利于脱毒红薯的育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节省种薯,提高红薯出苗率,有效防止病毒传播使用的红薯无土育苗床。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种薯固定板2用高度调节支腿3活动设置在储液槽1内中部,电热线固定架4置于种薯固定板2上,电热线5通过电热线固定孔10固定在电热线固定架4上,进、排液口6设置在储液槽1左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电加热和营养液对种薯进行无土育苗,其优点为:(1)出芽快而齐,采苗早。薯牙突破表皮即见阳光,不经顶土过程。比传统育苗的薯牙早见阳光3-5天,早采苗8-13天。
(2)牙多,苗多而壮,种薯的有效芽达90%以上,提高有效率40.8%。
(3)薯块、薯苗无病害,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脱毒红薯的脱毒品质。
(4)提高太阳利用率,水比土壤热容量大,同样大小的膜棚内,液体比土体膜下气温的温差缩小18摄氏度,液温比床土温度温差缩小9摄氏度。
(5)省工、省料、生种薯,比传统育苗省工50%以上,省燃料75%以上,节省全部蓟肥,省化肥65%。
(6)大田增产显著,苗粗壮,节间短,叶液充沛,无病害,比传统的苗早扎根3-5天,多生根4-6条,圆棵期早出现5-8天,增产42.3-54.9%。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时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其种薯固定板2用高度调节支腿3活动设置在储液槽1内中部,电热线固定架4置于种薯固定板2上,电热线5通过电热线固定孔10固定在电热线固定架4上,进、排液口6设置在储液槽1左下端。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进、排液口6外置活动密封挡板7,活动密封挡板7右端设置手柄11,且活动设置在卡槽8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种薯固定板2上设置种薯固定孔9,种薯固定孔9的大小以让种薯下端漏出三分之一为宜。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为:先将催芽后的种薯按行距20厘米,薯块与薯块之间相距2厘米左右,头朝上尾向下排薯种在固定架上根据种薯大小选择适合的固定孔,按正常排薯密度直立固定在固定架上,然后调节高度调节支腿,使固定架上的薯块1/3的尾部能浸入稀释营养液中。然后在两行种薯之间平直布置电热线,距薯块以5厘米为宜,并把电热线固定在储液槽两上端的电热线固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利娟,未经常利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框与冰箱门胆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