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平台定位柱的支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6539.5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栋;陈勇;徐晓;贺波;贺扬;支交平;赵小鹏;干卓君;张国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E02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平台 定位 撑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平台定位柱的支撑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发展,人类逐渐向海洋深入探取资源,而在探取资源时必然需要在海上设置海上平台,海上平台主要包括固定式海上平台和浮式海上平台。
固定式海上平台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位置固定不变,其形式有桩式、绷绳式和重力式等。 桩式平台由承台和桩基构成。桩基有木桩、钢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等种,构筑时将它打入海底,其上安装了承台。绷绳式平台又称系索塔平台,将一个预制的钢塔安放在海底基础块之上,用钢索沿不同方向锚定拉紧而成。重力式平台是靠平台自身的重量稳坐在海底坚实土层之上的,抵御风暴及波浪袭击的能力强。
浮式海上平台是一种大型浮体,有的可以迁移,有的不迁移。可迁移的浮式平台,又称活动平台,它是为适应勘探、施工、维修等海上作业必须经常更换地点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常用的浮式海上平台为坐底式平台(亦称沉浮式平台)多用于水深较浅的水域,其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兼作沉垫的浮箱,中间用立柱或桁架支撑。作业时,往浮箱内注水使之坐落海底;作业后,把箱内水抽出,平台依靠自身的浮力升起。②自升式平台适应水深范围较大,在漂浮状态时为一艘驳船,它的四侧装有若干根圆柱式或桁架式桩腿,用齿轮、齿条或液压机构控制升降。作业时,放下桩腿并插入海底一定深度,从而将船底托出水面,成为工作甲板。作业后,降下船体,拔起桩腿,即可拖航至新地点。桩腿底部带箱形沉垫的称沉垫自升式平台,不带沉垫的称插桩自升式平台。③半潜式平台多用于水深较大的海域,也是由上层工作甲板、下层浮体结构、中间立柱或桁架三部分组成。下层浮体结构又分下船体式和浮箱式两种,下船体式更利于航行,故新建造的自航半潜式平台多采用双下船体式。这种平台作业时处于半潜状态,采用锚泊定位或动力定位。作业后,排出压载舱内的水,上浮至拖航吃水线,即可收锚移位。过去建造的少数半潜式平台兼有坐底式的功能,也可以在浅水区坐落海底进行作业。④船式平台(即钻井船)是在普通的船舶上加一个作业平台,船舶有单体和双体之分,一般可以自航,作业时采用锚泊定位或动力定位。目前可迁移的浮式平台在海底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中应用得最多。一般的自升式平台的定位柱一般都是实心的,定位柱实心的主要考虑到插入海底后的抗压能力,而由于定位柱长度较长,因此定位柱的重量较大,因此漂浮状态时的驳船需要有很大的浮力才能保证驳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因此对驳船的制造要求很高,或者只能配有较短的定位柱,使得自升式平台只能在较浅的海域使用,为了减轻定位柱的重量,因此采用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内部设置有支撑住,一般的支撑柱与框体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支撑柱与框体之间的压强过大,仍然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海上平台定位柱的支撑杆,这种海上平台定位柱的支撑杆增加了支撑杆与框体之间的接触面,从而使得定位柱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海上平台定位柱的支撑杆,包括承压柱,所述承压柱两端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框体之间接触面的第二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承压柱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框体内还设置有第三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压柱两端设置第二面板来增加支撑杆与框体之间的面积,从而减少支撑杆与框体接触处的压强,从而使得定位柱能承受更大的压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海上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4,一种海上平台定位柱的支撑杆,支撑杆22安装于定位柱2内,定位柱2包括一个柱式钢结构框体21,所述框体21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杆22,所述若干支撑杆22包括承压柱221,所述承压柱221两端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所述框体21之间接触面的第二面板222,所述承压柱221与所述第二面板222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23,为了在框体21内安装支撑杆22时方便定位,所述框体21内还设置有第三面板24,所述第三面板24上设置有若干第三通孔241,所述支撑杆22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241内,所述框体21相对的两外侧面上设置有齿条23,所述框体21底部与海底接触处设置有半球形凸起25,所述半球形凸起25侧边延伸出若干翅片26,设置半球形凸起25和翅片26使得定位柱2与海底接触时容易伸入海底,并且在定位柱2向海底伸入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6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