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玻璃生产线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7465.7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元革;董军;姜欣珏;刘光远;王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崂山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玻璃 生产线 产生 有毒气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生线换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玻璃生产线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和硼砂,在普通玻璃组分中添加一些重金属氧化物如铅、铬、镉、镍、铜、锰或砷、氟、氯、硫等非金属则可制造成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制品。将制造玻璃的原料按比例混匀后送入玻璃熔窑高温熔制,熔制好的玻璃液经过成形退火后即可形成玻璃。在玻璃的融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2、NO2、CO、HF等有毒气体,此外,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融化时部分气化挥发到空气中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空气质量。
为了避免有毒气体和粉尘的污染,玻璃熔窑和成形设备一般会配置排气装置来降低车间内部空气中有毒气体的密度,但是对于排放到外部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无能为力;然而,成形后的玻璃制品送至退火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动态的传送带,传送路线较长且传送空间较大,传统的排气装置不但起不到排气作用,反而将有毒气体更广泛的扩散到空气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成形的玻璃制品传送至退火炉过程中形成的有毒气体的吸收装置,既可以净化车间内部的空气,又可以避免对车间外部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收玻璃生产线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的设备,包括具有吸附有毒气体作用的吸附室、具有收集有毒气体作用的风罩、换气室和传送玻璃制品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室内部具有换气系统,换气系统包括一个通道腔,通道腔上连接有电机,通道腔两端各具一个具有吸收有毒气体作用的吸气腔,吸气腔与倒置U型吸气管的两端相连,吸气管通过通气管与风罩相连接。
上述吸附室内部铺设活性炭。
上述吸气腔内部具有引风机,与电机相连。
上述通气管位于倒置U型吸气管的中间位置。
上述风罩内部具有引风机,与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毒气体的吸收装置,适用于成形的玻璃制品传送至退火炉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吸收,两个吸气腔形成的双重引风作用可以有效的将高温玻璃制品挥发的有毒气体吸入倒置U型吸气管中,风罩内形成的引风作用可将吸气管中的有毒气体聚集在风罩内,从而避免有毒气体的扩散,而吸附室内部铺设的活性炭具有超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风罩内聚集的有毒气体从而达到彻底净化空气的作用。
说明书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换气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U型吸气管和通气管连接示意图。
其中1、吸附室 2、风罩 3、换气室 4、传送带 5、通道腔 6、吸气腔 7、U型吸气管 8、通气管 9、电机。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有毒气体吸收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吸收玻璃生产线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的设备,包括吸附室1、风罩2、换气室3和传送带4,吸附室1内部铺设活性炭;换气室3的内部具有一套换气系统,包括一个通道腔5,传送带4穿过通道腔5,通道腔5上连接电机9,通道腔5两端各具一个吸气腔6;吸气腔6内部具有引风机,与电机9相连;吸气腔6与倒置U型吸气管7的两端相连,吸气管7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通气管8,通气管8与风罩2相连接;风罩2内部具有引风机,与电机9相连。
本装置工作时,电机9产生驱动作用,从而带动吸气腔6和风罩2内部的引风机形成引风作用;玻璃制品通过传送带4进入到通道腔5时,先后经过两个吸气腔6,双重引风作用将高温玻璃制品挥发的有毒气体吸入倒置U型吸气管7中;风罩2内形成的引风作用可将吸气管7中的有毒气体聚集在风罩2内,避免有毒气体的扩散;风罩2上方的吸附室1内铺设的活性炭具有超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风罩2内聚集的有毒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崂山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崂山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7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