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轧管机的钢管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9433.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吕增宝;陈东武;薛志军;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20 | 分类号: | B21B39/2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轧管机 钢管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机械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轧管机的钢管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轧管机将管坯轧制成所需规格的管材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轧制道次,在整个管坯轧过一道即完成了第一个道次的轧制后需由回送辊将其送回轧管机前台进行下一个道次的再轧制,而在将完成了前一个道次轧制后的管材送回轧管机前台之后,需将管材旋转一个角度(通常为90°),然后进入下一个道次的轧制,以保障管材的轧制圆整度,即提高管材的质量。但是,由于经过前一个道次轧制后的管材在出轧管机进入托架后,由于回送辊只具有将管材再次推入轧管机的功用而不具有将管材转过一个角度的功能,因此通常先由工人以手动方式将管材翻转所需的角度,而后才由回送辊将其回送至轧管机。由此可知,以手动方式将管材旋转所需角度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其二,由于当管材规格大时需要由多位工人协同翻管,因而投入人力多,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其三,由于手动翻管效率低,因而会影响轧管机的工作效率,因为轧管机待机时间越长能源浪费越大;其四,由于管材较为笨重,因此在翻管过程中,工人的肢体特别是手指存在压伤之虞。
申请人作了文献检索,虽然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使钢管回转的技术信息,例如CN12788915Y(一种冷轧管机的回转送进机构)、CN2621094Y(冷轧管机的送进回转机构)、CN2386900Y(冷轧管机的送进回转)、CN2656036Y(冷轧管机送进回转机构)、CN201067762Y(电气控制送进和回转的新型轧管机)、CN20147700679U(轧管机的钢管旋转送进机构)、CN201543661U(一种两辊冷轧管机的回转送进机构)、CN201592194U(冷轧管机的液压回转送进装置)和CN102059252B(冷轧管机的回转机构),等等,但是,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技术方案都是针对轧管机在轧制过程中将钢管送进和/或回转而提出的,并不属于上面所讲的在完成了前一个道次轧制后对钢管翻转所需的角度的旋转装置范畴,因而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意义。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经过前一个道次轧制后的并且行出轧管机的钢管实施自动翻转而藉以减轻工人作业强度、有利于减少人力投入而藉以节约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有益于增进对钢管的翻转效率而藉以提高轧管机的工作效率并且避免能源浪费和有便于避免工人的肢体与钢管接触而藉以确保安全的自动轧管机的钢管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轧管机的钢管旋转装置,包括一机座,在该机座的上部的右侧固定有一升降平台导向靠板;一升降平台升降驱动机构,该升降平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一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对应于所述机座的上方,并且与升降平台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在该升降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升降平台导向靠板的位置固定有导引滑动架,该导引滑动架与升降平台导向靠板滑动配合;一钢管回转滚轮驱动机构,该钢管回转滚轮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平台上;一第一钢管回转滚轮和一第二钢管回转滚轮,该第一钢管回转滚轮和第二钢管回转滚轮彼此配合并且设置在所述钢管回转滚轮驱动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座上并且位于机座的上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作用缸安装让位孔,并且在围绕该作用缸安装让位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作用缸固定座台阶圈,所述的升降平台升降驱动机构在对应于作用缸安装让位孔的位置与所述的作用缸固定座台阶圈固定,所述的导引滑动架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朝向机座的一侧,并且位于升降平台的右端,所述的钢管回转滚轮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平台背对机座的一侧,所述的第一、第二钢管回转滚轮的旋转方向是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平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作用缸和作用缸柱固定座,作用缸置入于所述的作用缸安装让位孔内,并且在该作用缸的作用缸体上构成有一作用缸缸体固定座,该作用缸缸体固定座与所述的作用缸固定座台阶圈固定,作用缸柱固定座与作用缸的作用缸柱固定连接,并且还与所述升降平台朝向所述机座的一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螺杆头,而在所述作用缸柱固定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螺杆头配合螺纹孔,作用缸柱螺杆头与该螺杆头配合螺纹孔螺纹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梅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9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