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滴灌管斜分流流道挤出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0334.4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述;毕占军;赵云才;杨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润丰节水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滴灌 管斜分 流流 挤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管材挤出模具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薄壁滴灌管生产的薄壁滴灌管斜分流流道挤出模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管材挤出中所使用的挤出模具,包括进料模芯、外封装套和环形分流流道,进料模芯的出料端为锥台体,锥台体的出料端连接柱状体,柱状体与外封装套之间的间隙与所要挤出的管材壁厚一致,柱状体的外直径与所要挤出的管材内直径一致,在外封装套的座端侧壁上设有进料孔,在进料模芯的座端外壁上设有环形分流流道,环形分流流道的断面为半圆形凹槽,环形分流流道与进料孔相对应连通,在生产中,热熔塑料原料首先流进环形分流流道,再沿外封装套内壁与进料模芯外壁之间的环形间隙流道向前挤压流动,在流过锥台体时,进一步加压,最后流过柱状体与外封装套之间的环形间隙流道,成为管材。这种塑料管材挤出模具的不足在于:由于热熔塑料原料进入环形分流流道后,向前直接挤压,使热熔塑料原料只有向前直流的力,没有转动的分力,这就导致了挤出的塑料管材壁厚不均匀,横向拉伸力性能差,特别是对于薄壁滴灌管,很难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采用斜分流流道,使热熔塑料原料既具有向前的挤压分力,也具有转动分力,从而使挤出的薄壁管材壁厚均匀的模头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热熔塑料原料既具有向前的挤压分力,也具有转动分力,从而使挤出的薄壁管材壁厚均匀,而且结构简单的薄壁滴灌管斜分流流道挤出模头。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薄壁滴灌管斜分流流道挤出模头,包括进料模芯、外封装套和进料孔,进料模芯的出料端为锥台体,锥台体的出料端连接柱状体,柱状体与外封装套之间的间隙与所要挤出的管材壁厚一致,柱状体的外直径与所要挤出的管材内直径一致,在外封装套的座端侧壁上设有进料孔,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模芯的座端外壁上设有斜弧形分流流道,斜弧形分流流道的断面为半圆形凹槽,斜弧形分流流道的进料端与进料孔相对应连通,斜弧形分流流道的前侧壁以及斜弧形分流流道的出料端与进料模芯的外壁和外封装套的内壁之间的环形流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斜弧形分流流道进料端和出料端对称的设在进料模芯的侧壁上,斜弧形分流流道与进料模芯的轴线夹角为50—7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塑料管材挤出中所使用的挤出模具相比,由于在进料模芯的外壁上采用了斜弧形分流流道,从而使热熔塑料原料既向前挤压,又具有转动力,所以使挤出的塑料管材壁厚均匀,提高了横向拉伸力性能,特别适用于薄壁滴灌管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轴向局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进料模芯;2、外封装套;3、进料孔;4、锥台体;5、柱状体;6、斜弧形分流流道;7、环形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薄壁滴灌管斜分流流道挤出模头,包括进料模芯1、外封装套2和进料孔3,进料模芯1的出料端为锥台体4,锥台体4的出料端连接柱状体5,柱状体5与外封装套2之间的间隙与所要挤出的管材壁厚一致,柱状体5的外直径与所要挤出的管材内直径一致,在外封装套2的座端侧壁上设有进料孔3,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模芯1的座端外壁上设有斜弧形分流流道6,斜弧形分流流道6的断面为半圆形凹槽,斜弧形分流流道6的进料端与进料孔3相对应连通,斜弧形分流流道6的前侧壁以及斜弧形分流流道6的出料端与进料模芯1的外壁和外封装套2的内壁之间的环形流道7相连通,在生产中,热熔塑料原料首先流进斜弧形分流流道6内,在挤压下,一部分通过斜弧形分流流道6的前侧壁进入进料模芯1的外壁和外封装套2的内壁之间的环形流道7内向前流动,另一部分沿斜弧形分流流道6内流动,使热熔塑料原料具有一定的旋转力,当流至斜弧形分流流道6的出料端时,与环形流道7内的热熔塑料原料汇合,使热熔塑料原料既向前挤压,又具有转动力,在流过锥台体4时,进一步加压,最后流过柱状体5与外封装套2之间的环形间隙流道,成为管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斜弧形分流流道6进料端和出料端对称的设在进料模芯1的侧壁上,斜弧形分流流道6与进料模芯1的轴线夹角为50—7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润丰节水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莱芜润丰节水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0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专利撰写业务处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专利撰写的在线业务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