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3601.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川 |
主分类号: | B64C25/68 | 分类号: | B64C25/68;B64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母 舰载 机着舰尾钩 及其 配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武器装备配置,具体为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航母舰载机着舰系统由设置在舰载机上的尾钩和设置在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组成。尾钩都是单挂钩;阻拦索一般有3~4根,其中部为索绳,两端为液压缓冲装置如楔型阻力器。第一根阻拦索距船甲板边缘有一定距离,如55米,然后每隔一定距离如14米设置一条阻拦索。舰载机着舰时要求要对准阻拦索中央,且航线要与阻拦索垂直,否则会产生侧滑或不平衡着舰。传统设置对飞行员着舰技术精度和外界条件要求高,容易造成尾钩挂不住以及阻拦索断裂等问题,造成着舰失败率较高。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载机着舰难度低,着舰挂索成功率高,阻拦索不易断裂,航母跑道和复飞距离相对延长的航母舰载机着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包括设置在舰载机上的尾钩、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其中,所述尾钩上设有三个挂钩;所述阻拦索只有一根,设在航母一端且高出甲板、伸出船头;所述阻拦索的两端设有柔性弹簧伸缩器。
所述的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其中,所述尾钩的三个挂钩钩尖朝下等距平行设在尾钩杆的下部。
所述的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其中,所述阻拦索的柔性弹簧伸缩器包括一个动滑轮,一个定位桩,一个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连接在动滑轮与定位桩之间,阻拦索索绳绕过内定滑轮、柔性弹簧伸缩器动滑轮、再绕过外定滑轮与液压缓冲器相连。
所述的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其中,所述阻拦索设置处的船体与甲板结合处为燕尾弧形渐平船帮。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是:
1、在阻拦索固定后,增加尾钩挂钩的数量、可提高挂索成功率,实际上是降低了着舰的难度。舰载机降落时,飞机相对于甲板的飞行高度每次存在一定误差,这样尾钩的11、12、13号挂钩都有可能挂住阻拦索。
2、增设柔性弹簧伸缩器在挂钩瞬间延长了阻拦索长度,避免了着舰瞬间侧滑、“砸”舰、不平衡着舰等现象,而后再启动阻拦装置对绳索损伤减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阻拦索断裂。
3、着舰位置较传统的着舰位置大大前移,相对延长了甲板跑道,为万一情况下复飞提供了最有利条件。
4、燕尾弧形渐平船帮(r角)设计,防止万一不能钩索(无阻拦索或阻拦索下沉)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挂钩挂住船帮的情况,可以直接长距离从容复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配置图;
图2为舰载机尾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航母舰载机着舰尾钩及其配套装置,包括设置在舰载机上的尾钩10、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9,以及相关配套装置:阻拦索柔性弹簧伸缩器(3、4、5),阻拦索设置处的船体与甲板结合处的燕尾弧形渐平船帮。图中,1、2为阻拦索内定滑轮,它决定了阻拦索设置的位置和高度。要求伸出船体一定距离、高出甲板一定高度;3为柔性弹簧伸缩器定位桩,4为柔性弹簧伸缩器伸缩弹簧,5为动滑轮,6为阻拦索外定滑轮,7为动滑轮5的终点示意位,8为燕尾弧形渐平船帮,9为阻拦索。
如图2所示,舰载机尾钩包括尾钩杆10和三个挂钩11、12、13,三个挂钩钩尖朝下等距平行设在尾钩杆10的下部;钩杆上半部分留有挂钩顶端到飞机轮胎底端水平线的垂直高度19以及飞机轮胎底端水平线以下的(降落)高度误差安全冗余距离18。此设置实现了着舰飞机在允许误差高度范围内其尾钩总有一个挂钩能钩住阻拦索9,降低了着舰难度,大大提高了着舰挂索成功率。
如图1所示,阻拦索9只有一根,设在航母甲板着舰一端,将设置阻拦索9的内动滑轮1、2的位置向外伸出船体一定距离、高出甲板一定高度,使阻拦索9位置高出甲板、伸出船头。
如图1所示,在阻拦索9的两端设有柔性弹簧伸缩器。其结构包括一个动滑轮5,一个定位桩3,一个伸缩弹簧4;伸缩弹簧4连接在动滑轮5与定位桩3之间,阻拦索索绳9绕过内定滑轮1、穿过柔性弹簧伸缩器的动滑轮5、再绕过外定滑轮6与阻拦索外端的液压缓冲器如楔型阻力器相连。图中7为动滑轮5的终点示意位。
如图1所示,由于是在舰端着舰降落,为防止尾钩10钩住舰缘,阻拦索设置处的船体与甲板结合处设计为燕尾弧形(r角)渐平船帮8。在无阻拦索或阻拦索下沉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挂钩挂住船帮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川,未经张大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3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