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拆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3642.2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依楠;刘日明;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依楠;刘日明;张帆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立式拆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尤其是煤矿井中对油缸上端的内螺母(或称被卸螺母)的拆卸、取出和更换较为困难。一是被卸螺母较大,数人共同用力协作才能进行;二是由于煤矿井中潮湿,被卸螺母早已生锈,难于用人力取出,往往需数人反复锤打除锈后才能取出;即便如此,人员和设备往往也难于在狭窄的坑道中作业。因此,对油缸上端的内螺母拆卸、取出和更换困难、速度慢、效率低、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立式拆卸机,能机械化、方便地对被卸螺母进行拆卸、取出和更换,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速度快,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机、手柄和冲击振动帽所组成。振动体内设有振动室,振动室内下端设有由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的凸轮,振动室内上端设有下部带卡环的冲击杆,冲击杆的卡环上端与振动室内上端之间设有弹簧,卡环下端的振动室上设有向内凸进的卡沿,振动体下端设有卡槽,卡槽中部的振动体下端设振动头,振动头顶持在冲击振动帽的上端,冲击振动帽的下端顶持在被拆卸螺母的上端面。所述手柄位于振动体上端两侧。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机械化、方便地对被卸螺母进行拆卸、取出和更换,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速度快,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据统计本实用新型仅需1~2人即可完成作业,更换取出效率提高10倍以上,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立式拆卸机,主要由电机18、手柄3和冲击振动帽9所组成。振动体4内设有振动室7,振动室内下端设有由电机通过电机轴19带动的凸轮5,电机轴通过轴承6与振动体轴接。振动室内上端设有下部带卡环20的冲击杆1,冲击杆的卡环上端与振动室内上端之间设有弹簧2。卡环下端的振动室上设有向内凸进的卡沿21,卡环下端顶持在卡沿上。振动体下端设有卡槽17,卡槽中部的振动体下端设振动头8,振动头顶持在冲击振动帽的上端,冲击振动帽的下端顶持在被拆卸螺母10的上端面。所述手柄位于振动体上端两侧。
使用时,将卡紧台14通过其上的锁固螺杆13固定在油缸12的上部,将固定台16通过其下端的旋转拨叉11支在卡紧台上,即使固定台位于油缸的上端。将冲击振动帽中部卡设在固定台的中孔上。此时,冲击振动帽下端面正好顶持在被拆卸螺母的上端面(凹凸槽面顶接)。操作人员手握手柄,将振动头顶持在冲击振动帽的上端,开动电机,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的凸轮旋转,使振动体产生振动,同时旋转的凸轮顶持、放松冲击杆的下端,在弹簧共同作用下,冲击杆上的卡环对振动体的卡沿产生锤打力。振动体通过振动头和冲击振动帽将振动锤打力传至被拆卸螺母,使被拆卸螺母震松。再通过搬杆15转动旋转拨叉使固定台带动冲击振动帽旋转,能很方便地将被拆卸螺母卸下、取出和更换。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机械化、方便地对被卸螺母进行拆卸、取出和更换,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速度快,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依楠;刘日明;张帆,未经林依楠;刘日明;张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3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合式管接头的拆卸工具
- 下一篇:抛光液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