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3884.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春波;姜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何秀明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工装设计中常利用工装轴进行零部件定位,定位后对零部件进行组焊,组焊完成后需要将工装轴拆卸。对于通孔定位用的工装轴,敲击工装轴端面即可将工装轴打出;对于盲孔定位用的工装轴进行组焊后,由于焊接变形,工装轴被卡在工装中,又由于是盲孔,没有可利用击打的部位,如果盲孔工装轴还接近工装的零部件,由于盲孔工装轴与零部件之间的间隙狭小,不能用市场上通用的拔轴器进行工装轴的拆卸,所以难以将工装轴从已组焊的工装中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快速简易将卡在已焊接变形的工装中的工装轴从狭小的空间中取出,从而大大降低工装组焊时工装轴拆卸的难度,简化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所述盲孔工装轴设计为空心轴,盲孔工装轴远离盲孔的一端的内孔处设计有螺纹,所述拆卸装置包括丝杠和用于定位丝杠的套筒组件,套筒组件套设在空心轴一端,通过将丝杠穿过套筒组件,并旋转丝杠端部,利用丝杠与空心轴的螺纹配合,将空心轴从盲孔中拆卸出来。
所述空心轴和丝杠的螺纹均为矩形螺纹。
所述套筒组件由中厚板和无缝钢管组焊而成。
所述中厚板外径与无缝钢管直径相同,中厚板中心钻有孔径大于丝杠外径0.8-1mm或1-1.2mm的孔。
所述无缝钢管内壁与空心轴外圆保持有1.5-2mm的间隙量。
所述丝杠的端部钻有便于拆卸空心轴时旋转丝杠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当用于定位工装的工装轴被卡死在已组焊的工装的盲孔中,又由于工装轴接近工装的零件,空间狭小,无法用市场上的拔轴器时,本实用新型将盲孔工装轴设计为空心轴,并在空心轴远离盲孔的一端的内孔处设计有螺纹,利用丝杠与空心轴的螺纹配合,能快速简易将卡在已焊接变形的工装中的盲孔工装轴从中取出,大大降低工装组焊时工装轴拆卸的难度,简化工艺步骤,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中空心轴的半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中套筒组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中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在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孔工装轴的拆卸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从已组焊的工装的盲孔中拆卸出工装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盲孔工装轴的拆卸装置,将盲孔工装轴设计成空心轴3,盲孔工装轴远离盲孔的一端11的内孔处设计有螺纹8,拆卸装置包括丝杠1和用于定位丝杠1的套筒组件2,套筒组件2套设在空心轴3外露的一端11,利用丝杠1与空心轴3的螺纹配合,就能将空心轴3从盲孔中拆卸出来。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定位工装零件的盲孔工装轴内部设计成空心状,即为空心轴3,所述空心轴3外径可以为Φ65mm,内孔孔径可以为Φ42mm,端部的外径可以为Φ75mm,空心轴3长度可以为195mm,盲孔工装轴远离盲孔的一端11的内孔处设计成螺纹,所述螺纹优选为矩形螺纹8,所述矩形螺纹8深度可以为40mm。选用矩形螺纹,而不是选用普通螺纹或梯形螺纹,是由于矩形螺纹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并且重复利用率高,加工简便。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筒组件2由中厚板4及无缝钢管5组装焊接而成,中厚板4外径与无缝钢管5直径相同,中厚板4的中心钻孔,且孔径大于丝杠1外径0.8-1.2mm,优选1mm,无缝钢管5内壁与空心轴3外圆保持1.5-2mm的间隙量,一定的间隙量可以避免旋转丝杠1拔出空心轴3时与无缝钢管5内壁产生磨擦,降低工装轴退出的阻力。拆卸空心轴3时,为使其完全脱离工装的盲孔,无缝钢管5内孔深度应大于或等于空心轴3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3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泡浆果果浆制品品质的微波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中医熬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