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3896.4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少鹏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3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体 切割 手术 缝合 接触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属于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传统的玻璃体切割术一般都要在白眼球的表层做戒指大小的(长约40~45毫米)环形切口,牵引四条直肌,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在眼球内层做三个长为1毫米的穿刺口,才能进入位于眼球中部的玻璃体腔,切割有病变的玻璃体。
目前此技术缺陷在于,其一,需要将接触镜固定环缝合在眼球表面,给病人眼睛带来了创伤,增加病人术后不适感;其二,手术步骤较多导致手术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可以减少病人眼睛创伤,节省手术时间,环体尺寸可以更好的适应病人角膜大小,可以通过穿刺套管固定,经济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其环体为圆环,环体侧壁呈与眼球曲率相近的球面状,环体侧壁上设有3-5个穿孔,环体顶面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可以不需缝合直接罩在角膜上,减少病人眼睛创伤。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其环体侧壁的厚度为0.15-0.25mm。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其环体顶面内径为11-13mm。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环体侧壁的纵截面线为弧线,弧线的长度为8-10mm,弧度为0.70-0.74。
上述环体尺寸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病人的角膜大小,提高了其通用性。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其凸起为圆环形凸起,与环体顶面中心线共线,壁厚0.2-0.4mm,内壁直径与环体顶面内径相适应,为11-13mm,高度0.8-1.2mm。
上述凸起尺寸可以较好的固定接触镜,并且使接触镜与角膜距离适中。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其环体为硅胶环体。
所述环体的硅胶材质可以高温、高压灭菌,且其成本较低,可以一次性使用,经济可靠。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环体上设有4个穿孔,其4个穿孔与底面平行设置,均匀分布在环体侧壁。
所述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穿孔长8-12mm,宽0.5或0.75mm,穿孔均设置在与环体顶面之间的弧长为3-4mm的位置处。
所述穿孔位置及尺寸可以便于23G或25G穿刺套管直接进入眼球内进行手术,避免了在白眼球表面切开伤口,并且可以将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固定在眼球表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环体结构可以使穿刺套管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进行手术,达到了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免缝合接触镜固定环免缝合的目的,减少病人痛苦,并且不需要再白眼球表面作环形切口,减少了手术步骤,明显的缩短了手术时间;所述环体尺寸可以更好的适应角膜大小且凸起可以更好的固定接触镜并保证接触镜与角膜距离适中;所述穿孔的尺寸及位置可以使23G或25G穿刺套管通过,并将环体固定在眼球表面;所述环体为硅胶材质,可以使用高温、高压灭菌,成本低,也可一次性使用,经济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仰视图。
图中:1、环体;2、穿孔;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环体1为侧壁呈与眼球曲率相近的球面状的圆环,环体1侧壁厚度为0.15-0.25mm,环体1顶面内径为11-13mm,环体1侧壁的纵截面线长8-10mm,弧度0.7-0.74;环体1的侧壁设有4个穿孔2,4个穿孔2与底面平行设置,均匀分布在环体1侧壁上,穿孔2长8-12mm,宽0.5mm或0.75mm,与顶面之间的弧长为3-4mm;环体1顶面设有凸起3,凸起3为圆环形凸起,与环体1中心线共线,壁厚0.2-0.4mm,内壁直径与环体1顶面内径相适应,内壁直径11-13mm,高度0.8-1.2mm;环体1为硅胶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少鹏,未经王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3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印机版轴套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酯双泵稳压直熔挤出拉膜工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