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素催化水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3963.2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彭代军;申镇;宋云鹏;谭效德;丁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催化 水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尿素催化水解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硝,是指将高温燃烧后(包括燃煤锅炉、燃油燃气锅炉以及一些工业炉)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NOX脱除的技术,包括SCR和SNCR两种主要技术流派,其中SCR是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所谓SCR技术,是指在锅炉的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设置SCR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安装催化剂,在反应器之前的烟道截面内喷入还原剂(含氨气体),还原剂与NOX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反应脱除NOX。
SCR烟气脱硝所使用的还原剂从根本上来说是氨气,需要在现场设置一套能够持续生产氨气的装置。从原料上来看,氨气制备系统可以分为无水液氨系统、氨水系统和尿素系统。其中使用液氨蒸发制备氨气的系统最为常用,原因是其投资最便宜,运输、使用成本也最低,但液氨系统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它的运输和存储过程,液氨泄漏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氨水系统的投资、运行以及运输成本都很高,比液氨安全一些,但仍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尿素系统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与液氨系统相比较高,但运输成本相当,并且尿素系统基本上没有安全隐患,是最安全的氨气制备技术。目前商业化应用的尿素制氨工艺技术主要有尿素水解和尿素热解,其中尿素水解又包括了普通水解(AOD、U2A、国内化工行业水解)和美国Chemithon的催化水解(SafeDeNOx),尿素热解则主要是美国燃料公司(Fueltech)所提供的NOxOUTULTRA技术。
热解的反应速度最快且最安全,现场几乎没有储氨的容器,但其能耗和运行费用很高,所以较早进入中国市场,业绩较多,但在油价高企的今天,虽有应用,单用户的运行成本压力很大。和热解相比,水解由于采用电厂较为丰富的蒸汽作为热源,能耗较低。但AOD、U2A等国外水解技术,反应较慢需要庞大的反应器和缓冲装置,其投资和能耗较高。
催化水解的反应速度也较快,起停迅速,能耗较低,但是该技术相对来说还不是很成熟,在国内尚无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素催化水解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大规模安装的SCR脱硝装置所需要的安全稳定氨气来源,还能节约大量的能源,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和谐统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尿素催化水解装置,包括:给料泵、尿素水解反应器,所述尿素水解反应器插设有蒸汽盘管,所述蒸汽盘管外侧上方连接有蒸汽进口管道及冷却水出口管道,下方连接有蒸汽出口管道及冷却水进口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泵与尿素水解反应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现场压力计。
进一步地,所述尿素水解反应器上还连接有冲洗水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进口管道及冷却水出口管道相连通,所述蒸汽出口管道及冷却水进口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进口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温度调节阀及现场压力计。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出口管道上设有疏水器。能够使蒸汽冷凝放出冷凝热被尿素溶液吸收,最大限度的节约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进口管道上设有流量计和温度计,用以指示冷却水的温度与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尿素水解反应器还开设氨气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了氨气泄露防护系统、压力、温度、液位高低自动控制系统,安全性也很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素催化水解装置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尿素催化水解装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与不加催化剂尿素水解反应生成氨气浓度曲线对比图。
其中:1—给料泵;2—尿素水解反应器;3—蒸汽盘管;4—氨气出口;5—疏水器;6,7—流量计;8—温度调节阀;9,10—现场压力计;11—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3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腕训练器
- 下一篇:快装式汽车前减震器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