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320.X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维民;刘广友;王龙;胡博;艾和平;顾百峰;王强;邹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E21B43/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02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逆向 挤压 充填 底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辅助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地层疏松且出砂严重油田,防砂治砂一直是油田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任务,高压砾石充填防砂具有疏通地层,提高滲流面积,提高油井产量的效果,而被较广泛的采用。但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加砂量过少,压力起升快的问题,特别在多层大斜度井和低压井施工时尤为突出。表现在生产层位多,使大部分地层得不到改善,不能发挥每一层生产效果;层间间距大,使部分地层得不到改善,产能达不到要求;层间渗透率差异大的层,各个层的潜能得不到发挥等问题。逆向挤压充填防砂,是针对目前常规挤压充填存在的问题,而推广应用的一种既能疏通地层,又能实现循环充填的防砂工艺。它的应用能使地层最大限度的吸收充填砂量,提高地层的渗透性,为油井的稳产高产奠定基础。对生产层位多、层间间距大的井能达到最佳的挤压充填效果,从而有效地发挥各层的潜能。对大厚度油层井,能改善每一层面的充填效果,使其发挥出最佳的产能。地层、射孔炮眼、筛套环空砾石充填过程一次完成,保持了砾石防砂体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确保地层挤压充填质量同时,又保障了筛套环空充填质量。底部开关,作为逆向挤压充填防砂的主要工具,为在施工时提供通道,施工后关闭通道,对逆向挤压充填防砂施工是否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底部充填开关为滑道插头加压打开,上提关闭的侧向通道方式。它存在不能冲洗尾管,如果管内有沉淀物便无法打开开关;插入困难,插头轨道必须对准井内工具定位键,因距离短无法判断插头是否到位;工具外径大,对拔出井内防砂管柱增加了难度;工具复杂,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上接头、筒体、上密封圈、芯管、触头、弹簧、下密封圈。其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为圆筒形结构,筒体的上部是带有内螺纹的上接头,下部设有喇叭口,中心设有两级阶梯通孔,通孔内设有上、下分别装着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芯管,芯管中间套着弹簧, 芯管内插有触头。
上述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中的芯管下部设有2~4个出液孔,出液孔为对称的长方形或圆形结构。
上述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中的芯管上的上密封圈、下密封圈还设为密封环。
上述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中的触头上端设有内螺纹。
上述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上接头螺纹有31/2TBG和21/2TBG两种,分别适用于φ177.8mm套管和φ139.7mm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工具外径与井内防砂管柱最大外径相等,不影响后期防砂管柱的拔出;最小过液通道截面积大于防砂施工管柱的最小截面积,不影响防砂正常施工;如果管内有沉淀物时,可冲洗尾管不影响开关打开;插入方便,插头与井内开关为锥面密封,任意角度
插入即可;出液口设计有喇叭口,可防止携砂液对套管的冲刷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示意图。
附图中,1.上接头,2.筒体,3.上密封圈,4.芯管,5. 触头,6.弹簧,7.下密封圈,8.管柱,9.套管,10.顶部封隔器,11.底部封隔器,12.信号筛管,13.生产筛管,14. 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15.卡封层,16.生产层;A.出液孔,B.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由上接头1、筒体2、上密封圈3、芯管4、触头5、弹簧6、下密封圈7组成。其油井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底部开关为圆筒形结构,筒体2的上部是带有内螺纹的上接头1,下部设有喇叭口B,中心设有两级阶梯通孔,通孔内设有上、下分别装着上密封圈3和下密封圈7的芯管4,芯管4中间套着弹簧6, 芯管4内插有触头5。上接头1与生产筛管13下部连接,触头5与管柱8连接,在进行挤压充填防砂施工时,泵车排量2.5m3/min,携砂液的携砂比在5~50%,泵入携砂液总量在60~120m3。携砂液流向从油管向下的流动,通过芯管4的出液孔A, 出液孔A过流面积大于防砂施工管柱的最小截面积,不会产生节流;出液孔A在对准喇叭口B,转变为向上流动进入油套环空,再进入地层,完成地层的逆向挤压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手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圆筒约束喷射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