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505.0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2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云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升降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特别是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车库在停放汽车体时,要么是先完成垂直竖向提升和降落,再完成水平运转;反之亦然,要么是先完成水平运转,再完成垂直提升和降落,整个架构外部形状固定。目前的技术均是按水平和垂直运输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动作完成。基于目前技术在立体车库行业方面的缺陷是:
1、不仅需要占用独立的地面位置,而且只能在所占用地面位置的上部空间或者地下空间进行扩容和利用。对于地上式立体车库而言,高耸的库体不仅对周边建筑的采光通风影响很大,对城市立体景观产生较大影响,且不经济,造价昂贵;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后期运行维护困难。除非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就将立体车库作为景观内容考虑进去,对于大多数已经建成的区域并不适合。对于地下式基坑车库而言,景观问题得以解决,但建设施工时,周边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的安全距离会带来较大限制,也涉及到地下不明管线的安全和改迁。建设下沉式车库的另外一个缺憾是需要设立集水坑及水泵,重新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2、现有的技术方式分别主要配备了升降系统和水平运输系统,这两个系统依附于庞大的车库框架结构。这样,重新配套建设的地上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车库或者地下混凝土结构的车库,在建设施工时难度大成本高,且都属于永久性建筑物,需要长期用地,迁建灵活度不够。
3、现有简易式立体车库技术均无法做到地面底层停车无需避让,而双层和多层循环式等立体车库和四立柱式立体车库的立柱和绳链对泊车有很大干扰,导致泊车困难。
4、现有无论是移动转动无避让立体车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563644A)还是升降摆动式立体车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864850 A)均出现倾覆力矩过大,轨道维护难度大,土建安装成本过高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可以实现底层停车无需避让方式的立体泊车,且结构受力合理,不易形成干涉,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包括位于停车位一侧的两根立柱,在每个立柱的一侧还设有由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上横臂和地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上横臂设有延伸部,上载车平台与两个上横臂固定连接;
在立柱与摆臂之间设有油缸;或者至少一个立柱附近设有卷扬装置,卷扬装置通过拉索和固定于立柱上的滑轮组与上横臂连接,以拉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上载车平台的旋转升降。
在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滑轮,卷扬装置的拉索绕过第一滑轮与上横臂固接。
在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在上横臂上设有摆臂转向轮,卷扬装置的拉索依次绕过第二滑轮、摆臂转向轮、第一滑轮与上横臂固接。
一台卷扬装置同时通过拉索与两侧的上横臂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拉索先绕过设于立柱的转向轮再绕过第二滑轮。
第一滑轮与上横臂和第二摆臂之间的主动铰接点连接,其中第二摆臂为远离立柱的摆臂。
立柱靠近停车位的一侧还设有强化筋。
还设有安全自锁装置,由设于立柱或第一摆臂上的弹出销,和相应地设于第一摆臂和立柱上的与弹出销配合的销孔组成;
所述的弹出销与电磁铁的动芯连接。
所述的卷扬装置中,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卷筒连接。
还设有手动升降装置,所述的手动升降装置中,棘轮支架上安装有同轴旋转的棘轮和手柄,其中棘轮与轴固定连接,手柄与轴活动连接,手柄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的棘轮通过轴和传动机构与卷扬装置中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连接。
所述的棘爪通过套环与手柄活动连接,以使棘爪可以手柄为轴心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场地环境。即可以利用原停车位的空间,在需要时可以保持下部地面空间的原有功能不作大的改变。
本技术方案对现有场地道路不需要做太大改造,在有效扩容的同时,工程成本相对较低。特别对于建成区的停车场、停车库和道路路边场地进行有效利用来停车,均具有装拆施工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最大效果在于减小倾覆力矩。并解决了入库口侧的立杆对泊车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纵向停车和侧位停车(横停)。尤其对于纵向停车时,可通过上层托盘的滑动和旋转同时解决上、下泊车避让问题和上层车停泊时转弯半径不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云,未经邓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锁的滑盖结构
- 下一篇:车架校正设备和车架在竖直方向尺寸的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