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5212.4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源源;李琳;赵庆辉;张斌;杜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棱镜 折射率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射率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普通物理实验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量双棱镜折射率:一、采用移测显微镜测量,但其准确度不高。二、采用分光计测量,准确度虽高,但实验操作困难,对调节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物理实验中测量折射率采用移测显微镜测量或分光计测量,移测显微镜测量存在准确度不高,分光计测量存在对调节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装置,其组成包括钠灯、第一透镜、可调狭缝仪、双棱镜、第二透镜、测微目镜、金属杆和一维架和数个二维架,所述钠灯、第一透镜、可调狭缝仪、双棱镜、第二透镜和测微目镜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透镜、可调狭缝仪、双棱镜和第二透镜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二维架上,测微目镜安装在一维架上,钠灯的中心、第一透镜的中心、可调狭缝仪上的狭缝中心、双棱镜的棱脊、第二透镜的中心和测微目镜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可调狭缝仪上的狭缝宽度小于0.1mm,金属杆的一端与固定第二透镜的二维架连接,金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测微目镜的一维架连接,第二透镜与测微目镜的距离为第二透镜焦距的两倍,所述双棱镜的棱脊与可调狭缝仪上的狭缝平行设置。
上述一种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装置,所述双棱镜的棱镜楔角为45°。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验方法利用光学的干涉原理,通过光路将光的干涉条纹汇聚到测微目镜上的分划板上,测量可调狭缝仪上的狭缝与双棱镜之间的距离、双棱镜与测微目镜间的距离、以及通过测微目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的两相邻条纹的间距,从而实现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测量精度、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实验现象直观明了,使学生在利用这种光学方法测量双棱镜折射率的同时,也可同时测量光波波长,增加光的干涉的实验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装置,其组成包括钠灯1、第一透镜2、可调狭缝仪3、双棱镜4、第二透镜5、测微目镜6、金属杆7和一维架8和数个二维架9,所述钠灯1、第一透镜2、可调狭缝仪3、双棱镜4、第二透镜5和测微目镜6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透镜2、可调狭缝仪3、双棱镜4和第二透镜5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二维架9上,测微目镜6安装在一维架8上,钠灯1的中心、第一透镜2的中心、可调狭缝仪3上的狭缝中心、双棱镜4的棱脊、第二透镜5的中心和测微目镜6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使钠光通过第一透镜2、可调狭缝仪3、双棱镜4,以获得清晰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可调狭缝仪3上的狭缝3-1宽度小于0.1mm,金属杆7的一端与固定第二透镜5的二维架9连接,金属杆7的另一端与固定测微目镜6的一维架8连接,金属杆的两端连接在二维架上,不影响元件拆装,金属杆7使得第二透镜5与测微目镜6的距离不变。第二透镜5与测微目镜6的距离S为第二透镜5焦距的两倍,所述双棱镜4的棱脊与可调狭缝仪3上的狭缝平行设置。
实施例2:
上述一种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装置,双棱镜4的棱镜楔角为45°。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过程:使用时,钠灯1、第一透镜2、可调狭缝仪3、双棱镜4、第二透镜5和测微目镜6分别通过精密调节底座固定在光学防震平台上,以增加实验的稳定性。测量时,先将光路中的第二透镜5去掉,使钠光通过第一透镜2、可调狭缝仪3、双棱镜4,绕水平轴旋转狭缝或者双棱镜4,调节双棱镜4的棱脊与狭缝严格平行,使测微目镜6中出现清晰的干涉条纹,然后将第二透镜5装到固定第二透镜5的二维架9上,调节使测微目镜6中出现和虚光源一样大的像,测量两虚光源的间距。最后保持双棱镜4与狭缝的位置不动, 去掉第二透镜5,测量测微目镜6中出现的干涉条纹的两相邻条纹的间距、狭缝与双棱镜4之间的距离、双棱镜4与测微目镜6间的距离,便可求出双棱镜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学院,未经哈尔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5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DMI母座的连接端子结构
- 下一篇: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的辅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