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立式三相组合离心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5365.9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恺;邢学进;黄炳良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三相 组合 离心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分离机,特别涉及一种直立式三相组合离心分离机。更适合含固率很高的物料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诸多离心分离机种类之中,有碟片式离心分离机,有卧式离心沉降分离机,它们都受到了实际运用范围的限制。经碟片式离心分离机处理后排出液体清晰度一般比较高,而排出的固形物都比较稀,有些碟片式离心分离机的进料液体中固形物含量还不能高。经卧式离心沉降分离机处理后排出的液体一般不如碟片式离心分离机的清晰,而排出的固形物相对干许多。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款离心分离机既能将液体处理得很清晰,同时又能将固形物处理得比较干的离心分离机。
众所周知,离心分离机的处理能力与其在离心场下的有效面积有关,碟片式离心分离机之所以能将液体分离得比较清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有足够大的有效沉降面积(包括几何面积和很高的旋转速度),在离心场下,能很快地将液体中密度较大的固形物或不同密度的两相液体分离干净,但是碟片式离心分离机只能排出很稀的被分离出来的固形物。
依据通用的碟片离心分离机的沉降面积公式可知:
Σ碟片=2π*ω2*N*(R23-R13)/3g*tgα
R2=碟片外半径,R1=碟片内半径,α=碟片顶部半锥角,g=地球重力加速度。
公式中的N是指碟片的片数,片数越多,其有效沉降面积也就越大,一般的碟片离心机转鼓内安装有上百片相同的碟片,大大增加了它的沉降面积。
若要想碟片式离心分离机连续不断地运行,则只能采用间歇排渣和连续排渣的碟片式离心分离机,那么其排出的固形物(渣),就只能比较稀,否则这些被分离后形成的固形物是无法排出碟片式离心分离机的转鼓的。
而卧式沉降离心分离机则没有如此大的有效沉降面积(包括几何面积和很高的旋转速度),无法将液体处理得象碟片离心分离机处理的那么干净,但是它可以将分离出来的固形物按需要的干度用螺旋推出转鼓外。
由于其沉降面积有限,被分离后的液体一般不如碟片式离心分离机分离得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形物被离心分离到卧式沉降离心分离机转鼓的内壁,然后被螺旋推料器强行推到转鼓的出渣口,再被强行排出转鼓外,渣较干。
依据通用的卧式沉降离心分离机的通用沉降面积公式:
Σ卧螺=2πω2*(3/4Ry2+3/4Rs2)*Lc /g
Ry=出液半径, Rs=出固形物半径,Lc=液体澄清段长度,g=地球重力加速度。
由上述两个Σ碟片和Σ卧螺公式可知,卧式沉降离心分离机的有效澄清段Lc是受其长度限制的,其数值不高。公式中的ω是指碟片离心分离机转鼓及卧式沉降离心分离机的旋转速度(角速度),旋转速度越快,其有效沉降面积也就越大。往往碟片离心分离机的旋转速度都远大于卧式沉降离心分离机的旋转速度。
因此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将物料处理得液体既干净,固体又很干,就是我们研发的目标-组合式离心分离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立式三相组合离心分离机,主要解决碟片离心机无法处理高含固率液体以及卧式螺旋沉降式离心机无法将液体处理得象碟片离心机那么清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立式三相组合离心分离机,它由外部旋转的转鼓和内部同方向旋转的螺旋推料器组成,安装在立式机座上,螺旋推料器上部为三相碟片式离心机的碟片组合件,镶嵌在螺旋推料器内;下部为立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螺旋推料器,装配在转鼓内,形成直立式三相组合式离心分离机。该机可同时将液体中不相溶的轻液/重液/固形物颗粒三相分离,也可以仅仅分离液体/固体二相。离心分离机顶部设有进出料组合件,包括水封水的进水管,悬浮液的进料管和轻液相出口,该组合件相互间靠螺纹连接,并固定在上罩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恺;邢学进;黄炳良,未经俞恺;邢学进;黄炳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5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抗菌塑料
- 下一篇:一种电应力控制热缩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