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测量深度的接地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5983.3 | 申请日: | 201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向元;杨九生;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H01R4/6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测量 深度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极,特别是一种可测量接地极埋入浓度的接地极。
背景技术
接地极是与地球物质连接的导电元件组,电气设备有许多是金属外壳,或与水有关,容易漏电,当漏电时电流直接从接地极流入大地,而不从人体,从而保护了人的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接地极埋入地下后,工作人员很难查看接地点深度及接地情况,可能会导致电缆对地电容参数不对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接地极埋入深度不易确定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测量深度的接地极。
一种可测量深度的接地极,包括接地极管,还包括可插入接地极管的探视杆,探视杆表面标有刻度。接地极管垂直埋设于地下,在接地极管内插入探视杆可以测量接地极管埋入地下深度是否达到要求。
接地极管的顶端装有堵盖,堵盖中部开有可插入探视杆的通孔。堵盖可防止杂物落入接地极管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极,可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接地点深度及相关数据,接地情况,更加细致的了解接地系统的整体情况,在发生漏电的时候,接地线作为导体将电流引向大地,从而保护了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地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地极管,2-探视杆,3-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煤矿井下的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测量深度的接地极,包括接地极管1,还包括可插入接地极管1的探视杆2,探视杆2表面标有刻度。
接地极管采用直径35mm,长度1.6m的镀锌钢管制作而成,管表面钻有若干个直径5mm的孔,孔的数量通常取20。接地极垂直埋设于地下,深度要求达到1.5m。
探视杆直径10mm,长度1.6m,表面采用间距20cm的红白相间的油漆涂覆区作为刻度。
接地极管1的顶端装有堵盖3,堵盖3中部开有可插入探视杆2的通孔。堵盖3采用直径50mm、厚度10mm的圆形钢板与直径25mm、长度100mm的钢管焊接而成,堵盖3中部钻直径13mm的通孔,便于探视杆2插入接地极管1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和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5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