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7001.4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兆财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25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安全 隔电墙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具体为一种新型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热水器均有触电的危险,因为其中使用的电热棒或者电热管或者电热丝或者采用其他任何加热设备,均有漏电的可能,而加热后的水直接使用,水的导电能力虽然很差,但在短距离内还是可以传输一部分电能,从而造成用户触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于2012-12-24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专利号为2012207182628,并于2013-06-19成功获得专利权,授权公告号为CN 203010899 U。该专利通过隔电墙出水装置大大增加了热水的流通距离以及流通阻力,即使电热装置漏电,电流在隔电墙出水装置会慢慢衰减,保证了出水口中的水不带任何电流,即使是采用裸露的电热丝加热也能满足出水后中的水不带任何电流;另外,采用多个进水管首尾连接,增加了进水管的距离,保证了漏电电流不能传递到进水口,以免电流传递到外部自来水管产生安全隐患。但专利的进水管依然使用直管,为了使本专利的思想更加突出,以及防止别人仿造,本人又对该专利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包括设置在外壳内,并依次连接的隔电墙出水装置、加热管、隔电墙进水装置,所述加热管内设有电热装置,所述隔电墙进水装置的结构与隔电墙出水装置相同,均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电墙端盖、隔电墙中路和螺旋端盖,隔电墙中路与隔电墙端盖之间以及隔电墙中路与螺旋端盖之间均设有开口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电墙中路设有多个,相邻隔电墙中路之间设有开口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设有多个。
一种新型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进水管、加热管,以及依次连接的隔电墙端盖、隔电墙中路、螺旋端盖,所述加热管内设有电热装置,所述隔电墙中路与隔电墙端盖之间以及隔电墙中路与螺旋端盖之间均设有开口垫片;所述螺旋端盖设有与其内螺旋连通的出水口,以及与其外螺旋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口连接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将螺旋端盖换成同心圆端盖,同心圆端盖设有与其内圆连通的出水口,以及与其外圆连通的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电墙中路设有多个,相邻隔电墙中路之间设有开口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设有多个,并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进水管设有多个,并依次首尾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进水管和加热管设置在螺旋端盖周围或者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热水器通过隔电墙出水装置大大增加了热水的流通距离以及流通阻力,即使电热装置漏电,电流在隔电墙出水装置会慢慢衰减,保证了出水口中的水不带任何电流,即使是采用裸露的电热丝加热也能满足出水后中的水不带任何电流;另外,采用隔电墙进水装置,增加了进水管的距离,保证了漏电电流不能传递到进水口,以免电流传递到外部自来水管产生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隔电墙出水装置、3加热管、4电热装置、5隔电墙进水装置、6隔电墙端盖、7隔电墙中路、8开口垫片、9螺旋端盖、10进水管、91出水口、92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安全隔电墙电热水器,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并依次连接的隔电墙出水装置2、加热管3、隔电墙进水装置5,所述加热管3内设有电热装置4,所述隔电墙进水装置5的结构与隔电墙出水装置2相同,均包括依次连接的隔电墙端盖6、隔电墙中路7和螺旋端盖9,隔电墙中路7与隔电墙端盖6之间以及隔电墙中路7与螺旋端盖9之间均设有开口垫片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兆财,未经刘兆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7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回路下字型边坡塔
- 下一篇:一种外置电池的电缆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