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六氟丙烯的裂解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374.3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明;何甫长;裴文;刘乘风;金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8 | 分类号: | C07C21/18;C07C17/36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杨嘉芳 |
地址: | 317021 浙江省台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丙烯 裂解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解炉,具体为用于生产六氟丙烯的裂解炉。
背景技术
六氟丙烯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含氟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氟橡胶、氟塑料等含氟材料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目前我国的六氟丙烯生产,无论工艺路线或生产规模,都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六氟丙烯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创新,以带动整个氟化工的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六氟丙烯的结构式是CF2= CF- CF3 ,即在双键碳原子上连接着一个强吸电子基团三氟甲基, 从而使双键上P电子云离域, 同时因三氟甲基的立体位阻作用, 不发生游离基引发的均聚反应, 故相对较稳定, 通常可在加压条件下呈液态贮存和运输, 无需添加稳定剂。
六氟丙烯的各种合成主要是以l~4个碳原子低级含氟烃类的热解为主.具体有以下几种:一碳氟代烃为原料:多氟甲烷热解;二碳氟代烃为原料:四氟乙烯(TFE)、四氟二氯乙烷的热解;三碳氟代烃为原料:丙烯、丙烷或氯代丙烯等为原料,经氯代、氟化而后氢化脱卤而得;四碳氟代烃为原料:全氟环丁烷及其异构体的热解;全氟丁酸、丁酸盐脱羧。
裂解炉是六氟丙烯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现有裂解炉中所使用的内管采用整段式结构,内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壁上就会出现结焦现象,由于内管较长,存在清焦困难的问题,从而影响裂解炉管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六氟丙烯生产用裂解炉,该裂解炉的内管使用寿命长,可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产六氟丙烯的裂解炉,包括裂解用的炉管,该炉管置于保温装置中,所述炉管分为串联的可拆分的三段,每一段炉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侧的夹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内设有物料可通过的结焦依附架。
进一步地,所述结焦依附架呈蜂窝状、螺纹状或网状。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设置在夹套管外周的耐火砖,以及设置在耐火砖外侧的由含锆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制成的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裂解炉还包括温度检测控制装置,该温度检测控制装置穿过保温装置,检测端位于夹套管的外侧,读数与控制端位于保温装置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炉管上部设置有滑轮或平衡锤,用于吸收热膨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炉管设计成可拆分的三段,从而使得内管内壁上出现结焦需要清理时,可通过移开中间段炉管,即可对三段炉管分别进行清焦工作。另外,在内管内设置结焦依附架,可有效转移结焦量,保护内管,延长内管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炉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内管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管;2-夹套管;3-结焦依附架;4-耐火砖;5-保温层;6-温度检测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裂解炉是六氟丙烯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包括裂解用的炉管,该炉管置于保温装置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管分为串联的可拆分的三段,分别命名为炉管A、炉管B、炉管C,每一段炉管均包括内管1和套设在内管1外侧的夹套管2,两段内管1之间通过套接、或者在连接处设置夹套均可,如图2所示。
物料C2F4与C4F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并预热至200℃进入炉管A的内管1内。C2F4在炉管内加热至一定温度环化,生成C4F8,环化过程为放热反应,热量用来加热原料中的C4F8,C4F8裂解生成C3F6,裂解反应为吸热反应,热量来自夹套管2对内管1的辐射加热,部分为环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物料在内管1内继续裂解。每一段夹套管2上、下与电极相联,夹套管2被加热至1000℃左右,用来辐射加热内管1,为C2F4裂解生成C3F6提供热量。C2F4裂解过程中易结焦,运行一段时间后需清焦,采用三管串联,有利于炉管内清焦。清焦时,移动炉管B,炉管A、炉管C均可直接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延迟焦化蜡油产品质量的装置
- 下一篇:复合肥转鼓造粒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