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互调高功率宽带二功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8413.X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梓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梓萌 |
主分类号: | H01P5/16 | 分类号: | H01P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互调高 功率 宽带 二功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接收技术,功分器结构,尤指一种用于各种频段无线通信系统的低互调高功率宽带二功分器。
背景技术
在通讯设备中,功分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相控阵雷达系统中,要将发射机功率分配到各个发射单元中去,实际中常需要将某一功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分支电路中。功分器种类繁多,常见的功分器有变压器式、微带式或带状线式、波导式和铁氧体式,它们各有优缺点和使用场合。目前,在移动通信微波的接收和传送中,经常遇到将信号一分为二传送至两个接收设备的情况,这时,就要用到一分二功分器。现有移动通信技术中,常用的功分器有微带功分器和介质功分器两种,但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互调指标差和功率容量低等问题。因此,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驻波比、隔离度、极低插损,极低三阶互调值,高功率,频率范围宽的功分器很有必要。
另外,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频带资源的有限,因此在系统一个通道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载波时,就有可能产生互调产物。这些互调产物在发射系统中检测不到,因为它们远远低于热噪声电平,不会影响到发射信号的质量。但是,这些微弱的互调产物一旦被耦合到接收机中,落入接收频段,就会远远超过接收机的热噪声最低容限,并大大降低接收机的灵敏度,从而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严重时可使整个系统处于瘫痪。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案例是因为三阶互调而导致系统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微波接收技术,功分器结构,尤指一种用于各种频段无线通信系统的低互调高功率宽带二功分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互调高功率宽带二功分器,包括腔体和与其相配合的盖板,所述腔体具有一个输入端接头和两个输出端接头,所述输入端接头和输出端接头内均设置有导体,输入端接头与输出端接头通过带状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线悬空设置在腔体中间,所述带状线为两条呈三节方折弯波纹形,且两条带状线相对镜像配装;所述两条带状线的相邻节点间均跨接有隔离电阻;所述两条带状线间设置有两片介质板,所述带状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输入端及输出端接头内的导体中。
其次,所述的两个输出端接头位于腔体的同一侧,所述输入端接头位于与输出端接头相对的另一侧。
另外,所述的接头内导体轴向中心有直径为1.5-3mm的孔,侧面有直径为1-2mm的孔,所述接头内的导体厚度层削去后有6-8mm。
再则,所述两条带状线为表面镀银的金属导体薄片。
其次,所述介质板占整个腔体空间的三分之二。
另外,所述介质板一侧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隔离电阻。
再则,所述腔体与其相配合的盖板,在其中心对称线上设置有直槽,且直槽靠近输出一端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带状线为悬空设置在腔体中的两条五节方折弯波纹形带状线,且两条带状线相对镜像配装;所述两条带状线的相邻处节点间均跨接有隔离电阻,第二节方折弯的单边长度为中心频率的1/4波长,第三节和第一节则依次增长;本实用新型根据切比雪夫原理设计,应用三节空气带状线实现一分二功分,有着优异的无源互调指标,且功率容量大、极低的插損,隔离度高和频率范围宽,其频率范围在698-2700MHz,能有效地解决现有微带功分器和介质带状线功分器互调指标差和功率容量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腔体;2-盖板;3-输入端接头;4-输出端接头;5-带状线;6-介质板;7-圆孔;8-隔离电阻;9-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低互调高功率宽带二功分器,包括腔体1和与其相配合的盖板2,所述腔体1具有一个输入端接头3和两个输出端接头4,所述输入端接头3和输出端接头4内均设置有导体,输入端接头3与输出端接头4通过带状线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线5悬空设置在腔体1中间,所述带状线5为两条呈三节方折弯波纹形,且两条带状线5相对镜像配装;所述两条带状线5的相邻节点间均跨接有隔离电阻8;所述两条带状线5间设置有两片介质板6,所述带状线5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输入端及输出端接头4内的导体中。
其次,所述的两个输出端接头4位于腔体1的同一侧,所述输入端接头3位于与输出端接头4相对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梓萌,未经李梓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8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百叶窗
- 下一篇:一种人造石英板材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