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自充气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0020.2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傅光明;任才清;崔晓荣;樊自建;周明安;刘翼;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自充气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气船、橡皮船、橡皮艇等,使用时都需要专用设备设备进行充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既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又存在不能快速充气的问题,尤其是在救援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时,携带不方便,不能实现大批携带、快速使用的要求。
在我国专利中,申请号为“200520042697.5”,专利名称为“自充气式救生艇”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在橡皮艇艇身尾部设有一个与橡皮艇艇身连通的气体生成装置,所述气体生成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分别存放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的腔室,两个腔室通过隔离件阻隔密封,隔离件采用脆性板或两通阀门。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化学物质与橡皮艇身接触易腐蚀橡皮艇艇身,隔离件采用脆性板使得救生艇只能一次性使用,阀门容易泄露误触发气体发生反应,导致救生艇自行充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充气并且触发安全、充气快速、能够反复使用的快速自充气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快速自充气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放气阀和采用撞击点火触发的充气弹,所述充气弹上设有气体喷嘴与船体的充气内腔连通。
所述充气弹包括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空心弹体,在弹体上设有放置点火开关的点火开关室与弹体内部的气体发生剂连接。
所述气体发生剂采用叠氮化钠,并加入三氧化二铁和硝酸钠的混合物作为氧化剂,二氧化硅为粘合剂,按照一定配比组成,具有产气量大、点火容易、放热少等特点。
所述点火开关为圆柱体。
所述充气弹嵌装在船体上。
所述充气弹设置在船体尾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船体采用PVC涂层专用汽艇布组成,内设充气内腔,船体材料能够承受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具有抗拉、撕裂、抗寒、抗热强度,满足-30℃至+70℃的环境下使用,在放气后,船体能压缩到很小的位置,折叠携带。
2.充气弹可根据船体的大小调整内部填充的气体发生剂的质量适应不同大小的船体,确保点火充气后的船体内气体有一定的压力。
3.充气弹采用机械撞击发火式点火方式,将点火开关放在弹体上的点火开关室内,利用弹药发射原理通过撞击点火开关室产生火花点燃充气弹内部的气体发生剂,触发方式安全可靠。
4.充气弹可以反复使用,经重新填充气体发生剂后安装到船体上再次使用。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快速自充气船不充气时携带方便,充气快速可靠,能够重复使用,可广泛用于水上漂流、水上救援和海上自救等领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催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快速自充气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气弹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放气阀,2-船体,3-充气弹,4-点火开关,5-点火开关室,6-气体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在船体2的前部和尾部分别设有放气阀1和采用撞击点火触发的充气弹3,充气弹3的空心弹体内填充有气体发生剂,在充气弹3的弹体上设有放置点火开关4的点火开关室5与弹体内部的气体发生剂连接,在充气弹3底部设有气体喷嘴6与船体2的充气内腔连通。充气弹3嵌装在船体上,可活动拆装组合。
点火开关4为金属圆柱体,放置在充气弹3的点火开关上后通过撞击点火开关室5底部,在充气弹内部产生火花点燃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产生的气体通过充气弹3底部设置的气体喷嘴6充入船体2的充气内腔。
气体发生剂采用叠氮化钠,并加入三氧化二铁和硝酸钠的混合物作为氧化剂,二氧化硅为粘合剂,按照一定配比组成,具有产气量大、点火容易、放热少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