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耗水煤气冷却焦油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0197.2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梦祥;王勤辉;骆仲泱;施正伦;周劲松;程乐鸣;王树荣;王涛;倪明江;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4;C10C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耗 水煤气 冷却 焦油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多种工艺煤热解炉和煤气化炉煤气净化和焦油的回收利用系统和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低耗水煤气冷却焦油回收系统。
技术背景
煤气净化和焦油回收利用工艺广泛应用各种煤气生产和使用系统中,典型的包括焦化炉煤气、热解煤气的净化以及焦油的收集和利用。
一般进入煤气净化和焦油回收利用系统煤气的温度为300-500℃,焦油含量50-200g/Nm3,因此一般的净化工艺包括冷却、洗涤、后处理等主要工序内容。常规煤气净化回收焦油的工艺是向高温荒煤气中直接喷洒70-75℃的循环氨水将其接降至80-82℃,然后使煤气进入初冷器中,用冷却水间接直接冷却至25-35℃输出至后续工段。将喷洒循环氨水和冷凝焦油以及初冷器冷凝下来的冷凝氨水和焦油送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被分成氨水、焦油及焦油渣三部分。焦油经焦油中间槽送至焦油车间;剩余氨水为高浓度含酚废水,先经除油和溶剂脱酚,之后去蒸氨等废水处理工艺。
该传统工艺存在如下问题:
1)直接向高温煤气中喷淋循环氨水冷却至25~35℃,煤气中余热没能利用;
2)循环氨水喷淋后仍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冷却;
3)为了使重质焦油随氨水流动,喷淋的氨水大大过量,产生大量含酚废水,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耗水煤气冷却焦油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低耗水煤气冷却焦油回收系统包括焦油喷淋塔、一级电捕焦油器、间冷器、二级电捕轻油器、煤气排送机、焦油池、焦油循环泵、第一焦油罐、第二焦油罐、第三焦油罐、加压水泵、净水池、冷却塔;焦油喷淋塔为空塔结构,内部布置多层焦油喷淋头,焦油池中设置低压蒸汽加热盘管和冷却水盘管,第一焦油罐、第二焦油罐、第三焦油罐中设置低压蒸汽加热盘管,间冷器采用管壳式结构,焦油喷淋塔煤气出口与一级电捕焦油器煤气入口相连,一级电捕焦油器煤气出口与间冷器煤气入口相连,间冷器煤气出口与二级电捕轻油器煤气入口相连,二级电捕轻油器煤气出口与煤气排送机煤气入口相连,焦油喷淋塔下部与焦油池相连,一级电捕焦油器下部与第一焦油罐相连,间冷器下部与第二焦油罐相连,二级电捕轻油器下部与第三焦油罐相连;焦油循环泵入口与焦油池相连,焦油循环泵出口与焦油喷淋塔的多层焦油喷淋头相连;间冷器和焦油池冷却水盘管冷却水出口经冷却塔、净水池、与加压水泵相连,加压水泵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与间冷器冷却水入口相连,另一路与焦油池冷却水盘管冷却水入口相连;焦油池、第一焦油罐、第二焦油罐、第三焦油罐的低压蒸汽加热盘管蒸汽入口分别接蒸气管路,焦油池、第一焦油罐、第二焦油罐、第三焦油罐的低压蒸汽加热盘管排水口分别接排水管路至冷却塔,喷淋塔、一级电捕焦油器、间冷器、二级电捕轻油器、煤气排送机、焦油循环泵分别与蒸汽吹扫管路连接。
所述的一级电捕焦油器和二级电捕轻油器均为立式管状结构,内部布置产生高压直流电场的电晕极和沉淀极。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系统中热煤气采用自身的焦油进行喷淋冷却,不需要进行水喷淋直接冷却,而收集的焦油采用循环水间接冷却,从而大大降低的废水排放;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级喷淋塔和两级高效电捕焦油器捕集焦油,焦油的回收率高达99.99%以上,出口煤气焦油含量低于20mg/Nm3;
3)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设置在间冷器、电捕焦油器下方的焦油罐采用低压蒸汽底部加热,可以有效防止焦油沉底凝结,此外,各设备和管道均设置蒸汽吹扫口可以进行蒸汽定期吹扫,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行;
4)本实用新型焦油池采用冷却水间接冷却焦油,而间冷器采用的冷却水经循环水冷却塔冷却后也可以循环使用,因此煤气冷却都采用间接冷却的方式本身不产生废水,实现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构成流程示意图;
图中,焦油喷淋塔1、一级电捕焦油器2、间冷器3、二级电捕轻油器4、煤气排送机5、焦油池6、焦油循环泵7、第一焦油罐8、第二焦油罐9、第三焦油罐10、加压水泵11、净水池12、冷却塔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1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用料筐
- 下一篇:水平横管圈形板支架无机膜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