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0881.0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乔军;姜波;徐得石;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轴。
背景技术
凸轮轴:内燃机配气机构中的一个零件,其一端装有正时齿轮,在曲轴的驱动下旋转,通过凸轮的转动控制挺柱的升降,进而控制气门的开启关闭。传统的凸轮轴一般都是在与正时齿轮连接端的轴颈处开止推槽,止推槽与固定在发动机机体上的止推片配合实现止推。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从单凸轮驱动单气门到单凸轮驱动多气门的发展趋势,凸轮轴承受的扭矩也越来越大,凸轮轴因扭振而失效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在凸轮轴上设置止推槽,势必造成止推槽处强度降低,加之与连接齿正时齿轮的螺纹孔较近,易造成凸轮轴在止推槽处的结构薄弱,此处的扭振也较为剧烈,易出现凸轮轴因扭振而断裂的情况,因此急需改变止推结构来增加凸轮轴结构强度,避免凸轮轴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凸轮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凸轮轴本体,凸轮轴本体一端的端部设有凸台,凸台上套装有第一止推片,第一止推片上设有与凸台直径相适应的通孔,第一止推片上设有用于将其固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的螺栓孔,所述第一止推片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止推片,所述第二止推片的外径大于第一止推片的通孔的外径,第二止推片与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凸台为环形,其厚度大于第一止推片的厚度使凸台的端部伸出第一止推片的端面。
所述凸台上设有多个螺纹孔,第二止推片设有与凸台上的螺纹孔位置、大小对应的螺纹孔,第二止推片与凸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所述凸台设置在凸轮轴与正时齿轮连接端的相对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将止推结构设置在凸轮轴扭振较小、远离正时齿轮的一端,同时避免在凸轮轴轴颈处开止推槽,从而提高了凸轮轴的强度,降低凸轮轴在大扭振下失效的可能性,减少了因布置止推槽而伸出机体外的凸轮轴长度,结构更为紧凑,节约材料的同时,增加了凸轮轴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凸轮轴包括凸轮轴本体1,凸轮轴本体1在与正时齿轮连接端的相对端即图中所示的右端的端部设有环形的凸台2,凸台2上套装有第一止推片3,第一止推片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将其固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的螺栓孔5,第一止推片3的中部设有直径大于凸台2直径的通孔4,第一止推片3的右侧设有第二止推片6,第二止推片6的外径大于第一止推片3的通孔4的外径。本实施例中凸台2上设有三个螺纹孔7,第二止推片6设有与凸台2位置、大小对应的螺纹孔7,第二止推片6与凸台2通过三个紧固螺栓8连接,此处也可通过其他紧固件连接,比如螺钉。本实用新型中凸台2的厚度略大于第一止推片3的厚度,装配好后凸台2的右端部伸出第一止推片3的端面,此种结构可减少第二止推片6与第一止推片3的接触,进而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状部件拆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谐振器外形尺寸辅助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