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塔头侧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0921.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圣华亿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式塔头侧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送电线路防雷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伸缩式塔头侧针。
背景技术
安装塔头侧针是使输电电路不遭雷击的有效方法。而目前使用的塔头侧针存在着如下不足:(1)塔头侧针需要断电安装:由于现用塔头侧针体型较长,根据带电作业规程规定,传递所使用的工器具与220kV带电导线不得小于3.0米,而目前所使用的塔头侧针长度为5米一体式,不能满足带电作业要求,因此在安装塔头侧针时,必须断电作业。在每一个基杆塔上安装塔头侧针,平均需要停电3小时;(2)需多人协作:目前所使用的塔头侧针,重15.6公斤,长5米,塔上需2人以上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每安装一基杆塔共需要4-5人;(3)运输不方便:塔头侧针的运输由于体型的原因需要大型货车运输,目前使用的电力工程车的载货箱长只有1.8米,不能载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断电即可安装,单人即可实施安装,且运输方便的伸缩式塔头侧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式塔头侧针,包括塔头侧针针体和固定支座,所述塔头侧针针体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所述第一针体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二针体的连接于所述第一针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针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针体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为直径不相同的不锈钢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的直径大于第二针体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基板和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针体固定于所述套管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为设置有空腔的空心结构,该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针体;在第二针体收纳于第一针体的空腔内时,在所述第一针体两端分别设置堵头,以将所述第一针体的两端封住。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座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设置于基板的底面上。
可选的,所述基板的底面还设置有带有钩头的螺栓。
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塔头侧针针体分成两段,在移动时,可以将塔头侧针针体的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分开,或者将第二针体收纳在第一针体内,使塔头侧针针体整体长度较小,方便运输;且每个针体的重量都比较小,单人即可以实现安装;更进一步,由于每个针体的长度与传统避雷针长度相比比较短,能够满足带电作业要求,不断电即可以实现安装,极大地方便了塔头侧针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伸缩式塔头侧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基板;2-套管;3-夹板;4-带有钩头的螺栓;5-第一针体;6-第二针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伸缩式塔头侧针,包括塔头侧针针体和固定支座,所述塔头侧针针体包括第一针体5和第二针体6,所述第一针体5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第二针体6连接于所述第一针体5。
本实用新型将塔头侧针针体分成两段,在移动时,可以将塔头侧针针体的第一针体5和第二针体6分开,或者将第二针体6收纳在第一针体5内,使塔头侧针针体整体长度较小,方便运输;且每个针体的重量都比较小,单人即可以实现安装;更进一步,由于每个针体的长度与传统避雷针长度相比比较短,能够满足带电作业要求,不断电即可以实现安装,极大地方便了塔头侧针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5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针体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针体5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以实现第一针体5和第二针体6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5和第二针体6为直径不相同的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所述塔头侧针针体,在安装完成后,养护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针体5的直径大于第二针体6的直径,使得第一针体的强度最大,进而使得整个塔头侧针针体的防风能力较强,稳定性较高。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基板1和套管2,所述套管2固定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第一针体5固定于所述套管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圣华亿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圣华亿源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码卡测试系统及检验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吨桶后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