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静端子的触片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555.1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端子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接线端子,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静端子的触片壳体。
背景技术
断路器用来连接一定范围内的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其作用相当于总开关。断路器的接线端子按照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板前接线、板后接线和插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省略了原有一般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内所必须的隔离器,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的同时给操作与维护增加了安全可靠性。
现有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动端子和静端子,静端子上设有插接槽和接线部位,插接槽一般由螺杆串连在一起,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不易更换,且插入式接线端子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静端子与动端子反复插接,长期使用会使得接线部位接触不良,影响接线端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使得断路器的静端子对于接线部位的保护更加有效,且维护和接线更加方便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保护连接部位,且便于接线的触片壳体。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静端子的触片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搭接层,所述壳体本体上端设有两个凸条,下端设有第一台阶,一侧壁呈台阶状,台阶状的侧壁上设有接线孔;壳体本体内设有使触片位于接线孔正下方的卡口,所述壳体本体内还设有隔板,隔板与壳体本体的内壁形成触片导向槽,且隔板与凸条的边缘形成触片口。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本体的台阶状的侧壁下端设有卡口,另一侧壁上设有卡扣,方便触片壳体与静端子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搭接层上设有搭接柱,下端还设有搭接块,使得相邻触片壳体之间的安装更加牢固,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搭接层与壳体本体形成第二台阶,便于相邻触片壳体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触片壳体,将插接部位设置在触片壳体内部,通过接线孔接线,有效保护了接线部位,并改善了接触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且触片壳体更加方便接线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断路器静端子的触片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和搭接层2,所述壳体本体1上端设有两个凸条11,下端设有第一台阶12,一侧壁呈台阶状,台阶状的侧壁上设有接线孔14;壳体本体1内设有使触片位于接线孔14正下方的卡口15,所述壳体本体1内还设有隔板17,隔板17与壳体本体1的内壁形成触片导向槽18,且隔板17与凸条11的边缘形成触片口111。所述壳体本体1的台阶状的侧壁下端设有卡口16,另一侧壁上设有卡扣3。所述搭接层2上设有搭接柱23,下端还设有搭接块21。所述搭接层2与壳体本体1形成第二台阶4。
所述壳体本体1上还设有与搭接柱23相匹配的搭接洞13,与第二台阶4相匹配的第三台阶19,与搭接块21相匹配的凹槽20,这样的结构使得相邻触片壳体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转向驱动桥中的万向节半轴
- 下一篇:自动转换开关的瞬间并联转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