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物压力缓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651.6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茜;宋跃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茜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和缓解口腔黏膜下肌肉纤维化的药物压力缓释垫,属于医用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口腔黏膜下肌肉纤维化,又称槟榔嘴,其成病原因在于:长期食用槟榔并用力咀嚼,造成口腔黏膜损伤,产生麻木感、疼痛感、口干、发硬、局部或者全部口腔黏膜变白及溃疡,形成张口困难或受限等病状,严重者还会诱发口腔癌等。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上皮组织增生,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胶原纤维堆积、变性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见疾病。
现有治疗槟榔嘴的方法主要采用黏膜下注射激素类药物的方式,治疗过程繁琐,患者较为痛苦,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开发一种适用性更广、操作性更强的治疗辅助器械就成为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疗效确切、可直接放入口中并在家中自行使用的药物压力缓释垫,以简化槟榔嘴的治疗,促进患者张口功能恢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药物压力缓释垫,包括带有弹性的中空垫、气囊、两个储药囊和两个缓释药垫,中空垫和气囊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中空垫和气囊的开口端厚度小于底部厚度;气囊嵌入在中空垫中;储药囊位于中空垫中的气囊上方,两个储药囊分别对应于‘U’型气囊的两侧;两个缓释药垫分别固定在中空垫的两侧外端,两个缓释药垫通过导管分别与两个储药囊相连通。
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口,充气口穿过中空垫并固定在‘U’型中空垫的底部外侧。
所述储药囊上设有注药口,注药口穿过中空垫并固定在‘U’型中空垫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物压力缓释垫,采用药物缓释治疗和口腔强制支撑的方式,对槟榔嘴进行双重治疗,不仅能通过药物缓解炎症、延缓纤维化变性,还可通过中空垫强制患者开口,并利用气囊控制开口大小,方便不同程度的患者使用,避免了现有黏膜下注射治疗带来的创伤,同时,又通过维持患者开口度巩固了药物治疗的疗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安全,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灵活的优点,既能针对槟榔嘴进行治疗,还可适用于其他需要维持张口度且可以通过黏膜给药的患者使用,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是:利用中空垫和气囊撑起口腔,通过口腔间的压力压迫储药囊排出药液,利用缓释药垫对口腔进行药物持续缓释治疗,提高口腔开启和闭合能力,达到治疗槟榔嘴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物压力缓释垫,包括带有弹性的中空垫1、气囊2、两个储药囊3和两个缓释药垫4。中空垫1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弹性、柔软、安全,并易于成型。缓释药垫4采用医用海绵制成,具有较强的药液吸收和缓释能力,便于药效缓慢释出。
为便于药物压力缓释垫放入并撑起口腔,中空垫1设计成了‘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中空垫1的开口端厚度小于底部厚度,并且开口端的端部采用平滑过渡。‘U’型中空垫1的开口端首先插入到口腔中,利用‘U’型中空垫1的形状与口腔相似的特征实现中空垫1对口腔的顺利支撑。当然,选用的‘U’型中空垫1的宽度应与人体口腔的宽度相对应,这样撑起过程才更稳定,释药过程才更可靠。
为配合中空垫1的使用,气囊2同样设计成立了‘U’型,‘U’型气囊2的形状与‘U’型中空垫1的形状相似,气囊2嵌入在中空垫1中,通过充气压力实现气囊2对中空垫1及口腔的支撑,同时,保持了中空垫1具有较强的弹性力。为提高使用灵活性和方便性,在气囊2上还设有充气口6,充气口6穿过中空垫1固定在‘U’型中空垫1的底部外侧。这样,当药物压力缓释垫放入口腔时,充气口6正好对应于人体嘴唇的中部,方便气囊2进行充气或放气。
储药囊3用于存储药液,储药囊3位于中空垫1中的气囊2上方,两个储药囊3分别对应于‘U’型气囊2的两侧,这样,口腔的啮合力可正好作用在储药囊3上,从而有效促使储药囊3向外排药。为便于药液多次填充,提高药物压力缓释垫的使用寿命,在两个储药囊3上还分别设有注药口7,注药口7与储药囊3导管连通,两个注药口7穿过中空垫1后分别固定在‘U’型中空垫1的内侧,其位置不会影响药物压力缓释垫的正常咬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茜,未经张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容纳空间的折叠钱包
- 下一篇:船用吊车制动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