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667.7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平;郭俭;张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H05H1/34;H05H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压 产生 等离子体 伤口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体喷枪(1)和主机(3);
等离子体喷枪(1):包括七根棒状金属电极(11)、绝缘固定盘(12)、绝缘外壳(13)、后端盖(14)和外盖(15);绝缘外壳(13)轴向开有贯通的内腔,绝缘外壳(13)内腔设有凸台,绝缘外壳(13)内腔的凸台处安装有绝缘固定盘(12),凸台靠近绝缘外壳(13)喷口的一侧为锥形腔,锥形腔靠近绝缘外壳(13)喷口一侧的直径小于锥形腔远离绝缘外壳(13)喷口一侧的直径,凸台的台肩上开有8-14个通气孔(16),后端盖(14)固定在绝缘外壳(13)远离喷口的一端上,外盖(15)固定在后端盖(14)上,绝缘外壳(13)内腔轴向装有七根棒状金属电极(11),一根棒状金属电极的一端固定在绝缘固定盘(12)中心的孔中并与高压电缆的一端相连,其余六根棒状金属电极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固定盘(12)沿同一圆周等距均布的六个孔中并通过高压电缆接地,七根棒状金属电极(11)的另一端均靠近喷口处;
主机(3):包括空气泵(31)、毫安电流表(32)、气体流量计(33)、散热风扇(34)、高压电源(35)与蓄电池(36);蓄电池(36)分别与主机(3)内的高压电源(35)、空气泵(31)和散热风扇(34)相连,毫安电流表(32)和高压电源(35)相连,气体流量计(33)与空气泵(31)相连;
与固定在绝缘固定盘(12)中心孔的棒状金属电极连接的高压电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端盖(14)、外盖(15)后与主机(3)的高压电源(35)相连,空气管的一端伸入到外盖(15)与后端盖(14)之间形成的气室中,高压电缆、空气管均与外盖(15)密封连接,空气管的另一端与主机(3)的空气泵(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七根棒状金属电极(11)通过螺纹固定在绝缘固定盘上(12),绝缘固定盘(12)通过螺纹固定在绝缘外壳(13)的凸台处,后端盖(14)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绝缘外壳(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高电压产生等离子体的伤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电源(35)包括直流变换电路、整流电路、触发电路、蓄能电路与变压器升压电路;蓄电池(36)经直流变换电路、整流电路、蓄能电路后与变压器升压电路连接,触发电路分别与蓄能电路和直流变换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6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