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线机辅助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863.4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凯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线机 辅助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线机辅助导向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导向绞线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
目前,现有的绞线机一般只设置有固定式的导向滚轮或其他类型的导向装置,其固定设置适应能力差,不能按照导线的需求进行调配,这样就降低工作效率,降低产品合格率,从而增加成本,同时现有绞线机的辅助导向装置还存在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等不足。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绞线机辅助导向装置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效率较高及成本低的绞线机辅助导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绞线机辅助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设置于绞线机出线方向,该导向装置包括机架及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包括支撑架、两个相互啮合的滚轮,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机架上,其中一个滚轮固定于支撑架一侧下部为固定滚轮,另一个滚轮位于支撑架上部为移动滚轮,该移动滚轮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与固定滚轮相互啮合或脱离;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导向机构。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为带有手轮的丝杆,所述移动滚轮套设于丝杆上,所述丝杆对那个与支撑架上,形成由手轮带动的升降结构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为分别置于支撑架两侧的两组导向柱组,每组导向柱组包括两个导向柱,所述两个导向柱相对旋转,且两个导向柱之间间隙与导线相适应。
进一步,所述每组导向机构外一侧还设置横向滚柱,所述横向滚柱旋转方向与导向运行方向一致,并与导线接触形成横向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升降机构增加导向装置的适应力,可实现固定啮合导向,也可实现但滚轮移动导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不合格率,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本新型还在滚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滚轮及纵向的导向机构,形成多重导向的导向装置,有效确保该装置正常运动,且结构简单、易操作、便于维修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一种绞线机辅助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1设置于绞线机出线方向。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导向装置1包括机架2及导向器3,所述导向器3包括支撑架31、两个相互啮合的滚轮,所述支撑架31固定于机架2上,其中一个滚轮固定于支撑架一侧下部为固定滚轮32,另一个滚轮位于支撑架2上部为移动滚轮33,该移动滚轮33通过升降机构34实现与固定滚轮32相互啮合或脱离,所述升降机构34为带有手轮341的丝杆342,所述移动滚轮33套设于丝杆342上,所述丝杆342对那个与支撑架31上,形成由手轮341带动的升降结构;所述支撑架31还设置有导向机构35,所述导向机构35为分别置于支撑架31两侧的两组导向柱组351,每组导向柱组351包括两个导向柱3511,所述两个导向柱3511相对旋转,且两个导向柱3511之间间隙与导线A相适应,所述每组导向机构351外一侧还设置横向滚柱36,所述横向滚柱36旋转方向与导向运行方向一致,并与导线A接触形成横向导向结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凯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凯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