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茶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107.3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51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杀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茶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炒茶器械。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茶叶质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费青茶叶。随着炒茶设备的不断更新,半自动的家用炒茶机日渐普及,给广大茶农带来了便捷和方便,故此推广机械炒茶,便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但是现有的炒茶机精度不高,几乎都只是将传统的土灶转移到机架上,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如何改善机械炒茶这一缺陷,变成本行业设备开发人员致力于攻克的课题。
红茶在制作时要经过发酵,在发酵前需要将茶叶的组织进行破坏,以便其内部的铁元素接触到空气并发生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用于红茶杀青破碎的制茶机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杀青机,包括机架、电机、减速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破碎盘和料筒,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形成动力联接,所述破碎盘主要由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内底面的一组凸棱构成,所述料筒的两端形成贯通口,还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摆杆,所述料筒的外壁上固定有三角形框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摆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到所述三角形框架座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顶点处,所述第一、第二水平摆杆的另一端分别间隔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水平摆杆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所述三角形框架的任意一条边的边长均等于任意二个水平摆杆的另一端之间的间距,所述料筒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凸棱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凸棱为圆弧形,并以所述破碎盘的内底面圆心为起点排列成放射状扇形布设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破碎盘固设,在破碎盘上方设置可以相对破碎盘进行圆周运动的料筒,通过驱动料筒使料筒内的茶叶与破碎盘发生挤压。由于破碎盘上设置有凸棱,茶叶在受到挤压与凸棱摩擦时组织受到破坏。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红茶杀青机,可以代替传统人工对茶叶组织进行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水平摆杆受驱旋转时,推动料筒,料筒在第一、第二水平摆杆的配合牵引下,在破碎盘上方进行圆周运动。茶叶装在料筒内并随着料筒运动,料筒底端处的茶叶与破碎盘进行挤压形成破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红茶杀青机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红茶杀青机破碎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红茶杀青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红茶杀青机,包括机架1、电机2、减速器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破碎盘4、料筒5、第一水平摆杆6、第二水平摆杆7和第三水平摆杆8。
电机2与所述减速器3形成动力联接。
破碎盘4由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内底面的一组凸棱9构成,所述料筒5的两端均形成贯通口,所述料筒5的外壁上固定有三角形框架10,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摆杆6、7、8的一端分别铰接到所述三角形框架10座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顶点处,所述第一、第二水平摆杆6、7的另一端分别间隔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三水平摆杆8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所述三角形框架10的任意一条边的边长均等于任意二个水平摆杆的另一端之间的间距(三角形框架中任意一条边框的边长L都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摆杆中任意二个水平摆杆另一端之间距H相等),所述料筒5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凸棱9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凸棱9为圆弧形,并以所述破碎盘4的内底面圆心为起点排列成放射状。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未经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T梁支座安装台车
- 下一篇:铁路湿接缝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