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磁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2217.X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杨康敏;王志国;黎明志;王小勇;李洲;张景辉;宋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1/06 | 分类号: | E21B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磁打捞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开发效果,目前作业中使用了多级桥塞分段压裂工艺。但是,压裂后井下桥塞需要被钻除,该过程桥塞上的金属卡瓦会被磨成碎块,散落在水平井段和套管接箍缝隙内,造成下井工具无法通过,并且,由于卡瓦碎块密度较大,反洗井作业中其会在水平井段中下沉而难以洗出,导致下井工具经常被卡瓦碎块卡住,影响了后续作业,增加了施工成本。
目前卡瓦碎块一般使用强磁打捞器进行清理,例如公告日为2011-09-28、公告号为20199147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强磁打捞器,包括中心管、套装在中心管外周面的磁铁单元,所述磁铁单元沿中心管轴向接续排列有多组。其中各组磁铁单元均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的磁铁保护套,卡瓦碎块等金属杂物能够被吸附在强磁打捞器的磁铁保护套上,并随强磁打捞器被带到地面。但是,上述强磁打捞器在使用时,金属杂物在保护套上积累稍多时就容易碰触到井壁,并且由于强磁打捞器上的磁铁单元是接续设置,吸附的金属杂物将集中成一体,因此强磁打捞器在井筒内移动时金属杂物将没有转移空间而被推挤脱落,所以每次作业的打捞量有限,打捞能力差。特别是运用在水平井中时,由于金属杂物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强磁打捞器下部集中,因此更容易触碰水平井壁,打捞效果将会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吸附的金属杂物脱落的强磁打捞器。
本实用新型强磁打捞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强磁打捞器,包括中心管、依次套装在中心管外周面上的多组磁铁单元,各组所述磁铁单元是沿中心管的轴向间隔布置。
相邻的两组磁铁单元之间设有绕中心管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
相邻的两组所述磁铁单元是通过套设在中心管上的隔套间隔开,所述隔套的外径小于所述磁铁单元的外径,所述环形凹槽是由相邻的两组所述磁铁单元和两者之间的隔套构成。
所述中心管轴向的后端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周面之间设有环形间隔,所述环形间隔具有朝向前方的供金属杂物进入的开口且后端封闭。
所述环形间隔内设有磁铁环。
所述中心管轴向的前端设有中心管接头,所述套筒和所述中心管接头的外径相等并且均大于所述磁铁单元的外径而构成用于扶正所述强磁打捞器的扶正套。
所述磁铁单元是由在中心管上沿轴向间隔套设的上挡环和下挡环、沿轴向挡止定位在所述上挡环和下挡环之间的磁铁块、以及围设在磁铁块外周面上的保护套组成。
所述磁铁块是环形磁铁块,所述环形磁铁块是由多块磁极沿径向设置的弧形磁铁块绕中心管的周向拼接而成。
所述保护套、上挡环和下挡环均是由导磁的无磁不锈钢材料制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强磁打捞器的各组所述磁铁单元是沿中心管的轴向间隔布置,这样,磁铁单元吸附的金属杂物将会沿中心管轴向分堆分布且各堆之间具有间隔,当磁铁单元上吸附的金属杂物较多时,金属杂物即使接触到井壁,也会被推挤到各堆金属杂物之间的间隔内,而不会直接脱落,与现有技术中各组磁铁单元紧贴排列相比,能够减少金属杂物的脱落,从而在一次作业中吸附较多的金属杂物,获得更好的打捞效果,提高打捞效率。
相邻的两组磁铁单元之间设有绕中心管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能够供金属下滑到环形凹槽内,容纳更多的金属杂物。上挡环和下挡环均是由导磁的无磁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够对进入环形凹槽内的金属杂物起到吸附作用,更好地防止金属杂物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强磁打捞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中心管,2-磁铁单元,21-上挡环,22-下挡环,23-磁铁块,24-保护套,3-隔套,4-前中心管接头,5-后中心管接头,6-套筒,7-磁铁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强磁打捞器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强磁打捞器,包括中心管1、套装在中心管1外周面上的四组磁铁单元2、分别螺接固定在中心管1前端及后端的前中心管接头4及后中心管接头5、螺接固定在后中心管接头5上的套筒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2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离气体收集装置
- 下一篇:管棚钻机简易操作滑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