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3540.9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浩森;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致道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在混凝土结构层中的防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止水模块。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小区住宅、工业楼房的管道穿楼板处或者喷水景观的水池与土层之间的滴漏问题,始终没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建筑、园林、景观行业的历史通病,很多人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但迄今为止未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水办法,一旦发生滴漏现象,在维修过程中会给用户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而造成业主对开发商的索赔纠纷,进而影响开发商的声誉。实际应用中,形成滴漏现象的最直接原因,除了施工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管道及与其接触的砼产生冷缩,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缝隙,难以得到有效的密封,从而造成了滴漏,即便在交工过程中通过了防水检验,也不能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滴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止水模块,从而更好地解决因胀缩现象而出现漏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水模块,其包括有PVC止水翼片及短接管,PVC止水翼片套设于短接管之上并且该PVC止水翼片向两侧延伸有套管,套管与短接管同轴心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距离,PVC止水翼片的下方设有柔性橡胶密封圈且该柔性橡胶密封圈夹持于套管与短接管之间,PVC止水翼片的上方且位于套管与短接管之间灌注有密封胶。
优选地,柔性橡胶密封圈的端面与套管的端面平齐。
优选地,柔性橡胶密封圈的内直径为25mm、32mm、40mm、50mm、80mm或者110m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止水模块中,柔性橡胶密封圈套设于短接管之上且该柔性橡胶密封圈紧密夹持于短接管与套管之间,从而实现了短接管与PVC止水翼片之间的软性连接,并且在柔性橡胶密封圈的柔性作用下,能够做到与短接管的紧密贴合,可以防止因胀缩现象而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套管与短接管之间还灌注有密封胶,从而进一步起到了密封效果,实现了双重密封、防水,此外,该止水模块具有低廉的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剖视图。
图3为柔性橡胶密封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喷水池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水模块,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PVC止水翼片1及短接管4,PVC止水翼片1套设于短接管4之上并且该PVC止水翼片1向两侧延伸有套管2,套管2与短接管4同轴心设置且二者之间存在距离,PVC止水翼片1的下方设有柔性橡胶密封圈3且该柔性橡胶密封圈3夹持于套管2与短接管4之间,PVC止水翼片1的上方且位于套管2与短接管4之间灌注有密封胶30。实际应用中,柔性橡胶密封圈3优选为高弹性的橡胶密封圈,从而防止因胀缩现象而导致PVC止水翼片1与短接管4的连接处出现漏水的情况,再通过圆筒状设置的套管2,使得柔性橡胶密封圈3得以紧密夹持,同时,套管2与短接管4之间灌注的密封胶30,可以进一步起到密封效果,即使柔性橡胶密封圈3出现涨缩现象,也可以在密封胶30的作用下实现密封、防水。安装时,可以先将止水模块安装于混凝土结构层,再将短接管4与外部管材对接,从而实现不同结构层之间的管路连接。
为了提高止水模块的紧密程度以及整体美观性,柔性橡胶密封圈3的端面与套管2的端面平齐,其中,柔性橡胶密封圈3与套管2的长度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而设定。
考虑到标准短接管4的外直径型号,柔性橡胶密封圈3的内直径优选为25mm、32mm、40mm、50mm、80mm或者110mm,从而适应更多型号的短接管4,此处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关于性橡胶密封圈3的内直径大小仅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短接管4的特点而制作其他型号的柔性橡胶密封圈3。
结合图1和图4所示,该止水模块应用于喷水池设施时,砼喷水池5的底板设于素土层6之内,PVC止水翼片1设置于砼喷水池5的底板内且套设于短接管4之上,其中,柔性橡胶密封圈3紧密夹持于套管2与短接管4之间,再将短接管4与其他管路相连通,从而实现了将砼喷水池5与素土层6密封,避免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致道景观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致道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