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分料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5234.9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榨油机 分料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分料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因人们有着多样性的需求,导致各式各样的电器面世,当中包括的家用榨油机尤为新颖,把花生、芝麻、油菜籽乃至玉米等油料放进电器内,经过烘焙炒的干烤工序,再到高压压榨出油的过程,完全由个人自己动手制作而深受人们欢迎。
对于榨油工序来说,烘炒好的油料需要从炒锅进入压榨机构,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落料系统主要通过一块分料片1的移动实现炒锅2的出料口3和榨油系统的进料口之间的连通或阻隔。具体地,该分料片1分别设有传动部13和阻隔部12,传动部13与电机丝杆轴4连接,通过电机丝杆轴4使分料片1在炒锅底上往返移动,在分料片1处于打开状态时,炒锅2的出料口3和榨油系统的进料口连通,实现油料的输出。然而,由于分料片1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打开过程中炒锅2的出料口3和榨油系统的进料口之间会形成空隙,所以细小的油料和油料的碎屑容易经空隙进入榨油机内部。上述情况除了会导致卡住或阻碍分料电机丝杆轴4转动外,还会损坏榨油机内的电路元件,甚至造成电路板的短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分料片,其结构简单,能防止细小的油料掉落到丝杆或机器内部,避免其对丝杆的转动及电路板安全构成影响。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家用榨油机的分料片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分料片,分料片位于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分料片包括与丝杆连接的传动部和可阻隔在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的阻隔部,阻隔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落料口。
所述阻隔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副落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分料片包括传动部和阻隔部,阻隔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落料口。在实际使用中,分料片的移动仅需要打开落料口,即可实现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的连通,分料片本身无需完全打开,所以在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的不会出现空隙,即细小的油料或油料碎屑不会经空隙进入榨油机内部,彻底解决了细小油料或油料碎屑阻碍丝杆的旋转或损坏榨油机内部电路的问题。而阻隔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副落料口,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落料口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榨油机采用设有单一过料口的分料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个副料口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副料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其包括由电机1驱动的丝杆2,所述丝杆2上设有分料片3。分料片3位于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其包括传动部34和阻隔部32。其中,传动部34与丝杆2连接,其连接方式以螺纹连接为主。而阻隔部32设于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其可阻隔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的连通。阻隔部32上设有至少一个落料口31,落料口31在阻隔部32移动过程中可实现炒锅的出料口和榨油机构的进料口之间的连通和阻隔。阻隔部32上设有至少一个副落料口33,使用者能根据不同种类的油料选择落料口31或副落料口33。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家用榨油机的分料片,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惠尔家电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5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