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窗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035.1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峰;李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公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窗体结构的外防水层水平设置,在下雨时,雨水容易通过窗框内渗,给住户的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不易内渗的窗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窗体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窗洞中的窗框,所述窗框包括顶框、底框和两个侧框;所述窗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窗框与墙体之间的防水层,所述底框将窗洞底部墙体上的防水层分隔成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所述内防水层上设置有内装饰层,所述外防水层上设置有外装饰层;所述外装饰层上表面采用内高外低的倾斜方式设置。
可选的,所述外防水层内侧比外侧高出30mm以上。
可选的,所述顶框、底框和两个侧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各自所在侧的防水层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窗框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防水层中。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T”字形的第一连接部和条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条形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于“T”字形的第一连接部的竖部的底端。
可选的,设置射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防水层及墙体,将三者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窗框的顶框、底框和两个侧框与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处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层。
可选的,所述侧框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填充有发泡保温层。
可选的,沿窗框周向均布有多个连接件,相邻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镀锌连接片。
可选的,所述镀锌连接片的厚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窗体结构,由于外装饰层上表面采用内高外低的倾斜方式设置,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通过窗框渗入到室内。除此之外,还具有结构稳固,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窗体结构底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窗体结构侧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墙体;2-顶框;3-侧框;4-底框;5-外防水层;6-内防水层;7-第一连接部;8-第二连接部;9-射钉;10-密封胶层;11-发泡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窗体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1窗洞中的窗框,所述窗框包括顶框2、底框4和两个侧框3;所述窗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窗框与墙体1之间的防水层,所述底框4将窗洞底部墙体上的防水层分隔成外防水层5和内防水层6,所述外防水层5上设置有外装饰层,所述内防水层6上设置有内装饰层;所述外装饰层上表面采用内高外低的倾斜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窗体结构,由于外装饰层上表面采用内高外低的倾斜方式设置,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通过窗框渗入到室内。除此之外,还具有结构稳固,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更好的防止雨水渗入到室内,所述外防水层5内侧比外侧高出30mm以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顶框2、底框4和两个侧框3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各自所在侧的防水层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窗框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防水层中,如此设置,能够将窗框更稳固、更方便地固定于窗洞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T”字形的第一连接部7和条形的第二连接部8,所述条形的第二连接部8连接于“T”字形的第一连接部7的竖部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顶框2、底框4和两个侧框3均设置有窗扇安装槽,在窗扇安装槽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卡住“T”字形的第一连接部7的卡槽,所述“T”字形的第一连接部7的横部嵌入到所述卡槽中,设置射钉9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8、防水层及墙体1,将此三者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窗框的顶框2、底框4和两个侧框3与防水层之间的外部接缝处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层10。如此设置,能够更好的进行密封,防止雨水渗入到屋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侧框3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之间填充有发泡保温层11,如此设置,能够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沿窗框周向均布有多个连接件,相邻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0mm,以便所述窗框能够更稳固的固定于所述窗洞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均为镀锌连接片,以便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公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公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