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849.5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景;张建才;廖望;孔戈;张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护结构 性能 无线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温度、热流量的现场检测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围护结构内外温度和热流量的检测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仪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智能化,比如自动读取数据、自动存储数据、实现多通道的检测等;如图1所示,现有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仪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转换模块2’和LED数据显示模块3’,其中,数据转换模块2’将由数据采集模块1’采集的温度和热流信号转换为温度和热流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LED数据显示模块3’,以便LED数据显示模块3’显示这些数据(数据转换模块2’和LED数据显示模块3’均由电气仪表实现)。
但是这种检测仪在采集温度和热流量的过程中均使用了传统的线缆模式,即数据采集模块1’通过线缆与数据转换模块2’连接,这就很难不受线缆带来的种种限制,具体来说,现有的传统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仪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1、测量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和热流量时,必须把热电偶、热流片紧贴在围护结构的内外表面。对于外表面而言,如果围护结构内外没有通道,则必须通过很长的线缆将热电偶、热流片贴与对应的位置,这就导致了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线缆太多,从而给测量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2、对围护结构进行检测时,有时由于电线电缆、内部芯线的老化等问题都会影响对温度、热流量的检测,同时也会影响检测的可靠性。
鉴于上述情况,现在迫切需要对这种检测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避免传统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仪在测量时由于受到线缆的牵制所带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以在热工性能数据的采集与发送、接收与处理过程中实现高效智能检测的效果,并且在检测围护结构时,有效避免传统检测仪带来的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其包括用于采集热工性能信号的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检测仪还包括:
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的发射终端,其根据所述热工性能信号输出相应的热工性能数据;
与所述发射终端无线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热工性能数据的接收终端;以及
与所述接收终端连接的控制模块,其读取所述热工性能数据并控制一LED数据显示模块显示该热工性能数据。
在上述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热流传感器,其依次通过一A/D转换模块和一放大电路与所述发射终端连接。
在上述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热电阻或三极管的PN结,其依次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和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发射终端连接。
在上述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与所述发射终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
在上述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中,所述发射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模块和发射模块,其中,所述单片机模块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终端连接。
在上述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中,所述单片机模块通过SPI总线与所述发射模块连接。
在上述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中,所述检测仪还包括一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以向该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参数的输入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检测过程中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这一科学技术手段,即,通过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实现无线通信,并通过控制模块进行远程控制,从而避免了使用线缆与仪器的连接来采集围护结构的内外表面温度,这样就减少了所需使用的材料,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高稳定、高可靠、低成本的数据传输,从而在数据采集、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稳定的获得所需数值,并且减小了受外界干扰的可能性,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无线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终端与控制模块的通信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喷油器喷孔喷雾锥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遮阳装饰片板的密封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