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光源用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精密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235.9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学民;刘宇;罗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友畅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双面 金属化 聚丙烯 精密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光源用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精密电容器。
背景技术
普通金属化电极薄膜电容器是主要采用介质薄膜单面上的金属镀层作为电极,金属镀层的厚度一般在 0.04μm 以下。由于金属镀层很薄,所以普通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耐电流能力(dV/dt值)都很低,这限制了其在高频、高压、脉冲大电流工作场合(如高频开关电源等)的应用。而现有的铝箔作电极的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存在耐电流、电压能力较差,体积较大等缺陷,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小体积及高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光源用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精密电容器,电流大,损耗小,温升低,电容量温度系数小,高频损耗小,电性能优良,体积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光源用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精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引线、芯子、双面金属化膜、聚酯薄膜和金属,电容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芯子,芯子包括双面金属化膜、聚酯薄膜,双面金属化膜、聚酯薄膜交错设置,芯子外端喷有金属,金属与电容器两端金属膜电极相连,金属膜电极与引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容器本体采用环氧树脂包封层,所述的环氧树脂包封层厚度为4mm。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酯薄膜可替换为聚丙烯或聚碳酸酯薄膜。
本实用新型电流大,损耗小,温升低,电容量温度系数小,高频损耗小,电性能优良,体积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光源用双面金属化聚丙烯膜精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引线2、芯子3、双面金属化膜4、聚酯薄膜5和金属6,电容器本体1内部设置有芯子3,芯子3包括双面金属化膜4、聚酯薄膜5,双面金属化膜4、聚酯薄膜5交错设置,芯子3外端喷有金属6,金属6与电容器两端金属膜电极相连,金属膜电极与引线2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电容器本体1采用环氧树脂包封层,所述的环氧树脂包封层厚度为4mm。
此外,所述的聚酯薄膜5可替换为聚丙烯或聚碳酸酯薄膜。
本具体实施方式将双面金属化膜和薄膜交替迭罗,卷绕成芯子,端头喷上金属,将电容器两面的金属膜电极连起来,焊上引线粉包而构成的电容器。薄膜一般采用聚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等。双面金属化膜作为再生电极的载体,薄膜作为电容器的介质,即只有薄膜承受电场的作用。这样就会充分发挥薄膜损耗小、绝缘强度高的特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电容器由于金属膜紧密地附在光膜的表面,自愈能力强,电压稳定性高,接触要可靠些,而且短时高温不影响金属膜形状,这样就可以承受较高的电流负荷,提高了薄膜的再击穿强度和电压稳定性,因此,这种电容器具有体积小、损耗小、工作电压高和电流负载大的特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友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友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开关断路器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