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0014.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洪流;韩宇;周威;赵青川;樊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寇兰英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腹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腹腔手术后经常需要放置引流管,用于引流腹腔积液。目前的引流管多为单根乳胶管,将一端放入腹腔后,乳胶管穿过皮肤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但是常常会因缝线脱落而造成引流管脱落,腹腔积液无法引流至体外,影响患者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缝线脱落引流管也不会脱落的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提供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囊、连接空心囊的细管和伸入腹腔的乳胶管;所述细管由外向内贯穿乳胶管侧壁并沿乳胶管内壁伸出皮肤外,所述空心囊位于皮肤内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
所述细管沿乳胶管内壁伸出皮肤外后从内向外贯穿乳胶管侧壁。
所述细管为塑料管,所述空心囊为塑料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从内部固定腹腔引流管,即使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缝线脱落引流管也不会脱落,能继续起到腹腔引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应用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和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1、乳胶管;2、空心囊;3、细管;4、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固定式腹腔引流管,其包括空心囊(2)、连接空心囊(2)的细管(3)和伸入腹腔的乳胶管(1);细管(3)由外向内贯穿乳胶管(1)侧壁并沿乳胶管(1)内壁伸出皮肤(4)外,空心囊(2)位于皮肤(4)内侧;细管(3)沿乳胶管(1)内壁伸出皮肤(4)外后还可以从内向外贯穿乳胶管(1)侧壁,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将乳胶管(1)一端放入腹腔后,再调整细管(3),让空心囊(2)紧贴在乳胶管(2)外壁;给皮肤缝线时保持乳胶管(1)上空心囊(2)部分在皮肤(4)内侧,细管(3)出口部分在皮肤(4)外侧,将乳胶管(1)经过皮肤(4)处再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用注射器往细管(3)注入空气或液体让空心囊(2)膨大,即使用于固定引流管的缝线脱落,由于皮肤(4)内侧的膨大的空心囊(2)卡在皮肤(4)内侧,引流管也不会轻易脱落。当需要去除引流管时,先拆掉缝线,再用注射器从细管(3)吸出空心囊(2)中的气体或液体,然后即可轻易拔出引流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0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内一进多出的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