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金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2727.0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合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简称线切割。它是在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使电火花加工的应用得到了发展,而且某些方面已取代了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线切割根据其运丝方式和速度,又可分为慢走丝、中走丝和快走丝。
电极丝在切割加工时,必须要对电极丝进行冷却。冷却时,冷却液喷洒在电极丝和工件上,然后流落到工作台上,并由工作台上的排水口排出。但在连续的切割加工中,工作台上通常会沉积一些切割的渣滓和废料,这样会堵塞住排水口。从而,无法排出的冷却液则会从工作台上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加工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钣金加工装置,所述钣金加工装置包括:
加工用电极丝,其通过导轮进行导引;
冷却系统,其包括喷头和水泵,所述水泵将冷却所述电极丝的冷却液从所述喷头喷出;
工作台,其设置于所述喷头的下方,所述工作台上形成有水槽和落水孔;
液位检测系统,其设置于所述形成有水槽的工作台一侧的壁面上;
报警系统,其用于接收所述液位检测系统的信号并进行报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水孔开设于所述水槽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丝为金属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位检测系统包括液位检测器和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加工装置可以及时地检测冷却液的液位高度,避免了因落水孔堵塞而引发的事故,检测准确性高,安全可靠。在节省冷却液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加工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钣金加工装置的工作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加工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钣金加工装置100,包括电极丝10,该电极丝10为金属材质,优选地,电极丝10为钼丝。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钼丝绕于运丝筒30上并通过导轮20进行导引。上述导轮20包括上导轮21、和位于上导轮21下方的下导轮22,上述钼丝缠绕于上导轮21和下导轮22上,并处于拉直状态。上导轮21和下导轮22之间的区域形成加工区域,位于加工区域中的电极丝在通电后对钣金工件进行加工。
在电极丝10进行加工时,需要对电极丝10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的方式采用冷却液进行冷却。相应地,钣金加工装置100还包括冷却系统40,该冷却系统40包括喷头41和水泵,其中水泵将冷却电极丝10的冷却液从喷头41喷出。该冷却液为一定比例的皂化液和水配成的溶液。上述喷头41设置于上导轮21的下方,临近电极丝10的位置处,以使喷出的冷却液能够喷淋到加工区域中的电极丝上,从而对电极丝进行冷却。
钣金加工装置100还包括工作台80,其位于上述喷头41的下方。为了收集喷淋下来的冷却液,工作台80上形成有水槽81和落水孔82,其中的落水孔82设置于水槽81的底部。当冷却液落在工作台上时,可沿水槽进行流动,在水槽的导引下,汇聚至落水孔处,并通过落水孔排出。排出的冷却液可通过相应的容器进行存储回收,以便于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为了检测对冷却液在水槽中的液位,钣金加工装置100还包括液位检测系统,该液位检测系统设置于形成有水槽81的工作台80一侧的壁面上。上述液位检测系统包括液位检测器51、以及可接收液位检测器51信号的控制器52。在电极丝加工过程中,液位检测器可对水槽中冷却液的液位进行实时检测。正常情况下,冷却液在水槽中流动,液位不会超过水槽的深度。但落水孔堵塞后,液位急速上升,此时,液位检测器会检测到这一变化,并相应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进行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合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合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2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