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垃圾压装机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3064.4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新;魏金梅;裴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6 | 分类号: | B65D88/26;B65D88/28;B65D90/02;B65D9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2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垃圾 装机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装垃圾装料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受料并向受料腔送料的装置—一体式垃圾压装机料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垃圾的装运量增加,老式的垃圾箱料斗由于密封性差、储料仓小、拆装移动不灵活、卸料时向外潵漏过多,出现风吹扬尘,使得生产缓慢,现场环境污染严重。急需要有新的产品来替换。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生产率,避免扬尘扩大化,改善现场环境卫生,而研制了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垃圾压装机料斗。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垃圾压装机料斗,主体为一储料仓。储料仓是由底板、后板、两边的侧板焊接而成。储料仓前端底部外设有一块放坡板,放坡板表面呈坡形。在储料仓1前端两侧各装有一个拉簧,放坡板由拉簧定位保持翻起状态或定位保持平铺状态。后板、底板和每一侧板均由其外部的框架结构支撑加固。
所述的侧板的后端高于前端,使储料仓构成上方和前方开口的梯形仓体。
在储料仓前端两侧各焊接有一个上拉簧轴槽,每一上拉簧轴槽连接拉簧,拉簧下端与放坡板前端两侧分别焊接的一个下拉簧轴槽连接。放坡板上设有套筒销轴,套筒销轴与储料仓下方设置的套筒铰链式连接。
两侧侧板外部所述的框架结构相对称。每一侧板外部的框架结构为梯形框架结构,由前立柱、后立柱、中间立柱、侧板上梁、斜梁和横筋组成。前立柱位于侧板最前端的拐角处,后立柱位于侧板最后端的拐角处,中间立柱位于后立柱前方。侧板上梁连接在后立柱和中间立柱的顶端,斜梁连接在中间立柱顶端和前立柱顶端之间。在后立柱和中间立柱之间加设横筋,侧板底梁连接在后立柱、前立柱和中间立柱的底端。
后板外部所述的框架结构为方形框架结构,由后板外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的后侧上横梁、后侧下横梁与两侧的后立柱组成。
底板外部所述的框架结构为方形框架结构,由底板外部下方前端设置的前托梁、后端设置的后侧下横梁,以及中间纵横交错设置的横底筋和纵底筋组成。
储料仓的两个侧板和后板均高于所述的框架,形成三面围拢状。
在储料仓后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定向脚轮托板,定向脚轮托板下装配定向脚轮。在储料仓前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万向脚轮托板,万向脚轮托板下装配万向脚轮。定向脚轮的定向脚轮托板立面设置后端加强板,万向脚轮的万向脚轮托板立面设置前端加强板,均与所述的侧板外部的框架结构焊接。
储料仓两侧各配备一个托轴。托轴跟部设置加强筋,托轴和加强筋焊接在侧板和中间立柱上。
储料仓的后板内部设置两条立筋。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及其效果是:
1、料斗采用外框架、内置钢板、整体棱角无渗漏焊缝结构,即增加了强度,又避免渗滤液滴漏现象。
2、选用前端定向、后端万向脚轮推拉移动方便快捷省力。
3、料斗受料面积加大、料仓大,料斗推拉自如、三轮车卸料推入推出料斗便捷,散料收集三轮车车斗可以直接推到料斗内卸料,能一次性倾倒完毕,而且避免渗滤液滴漏,使得操作现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4、料斗侧边加高,上料翻转卸料时与上翻门侧边重合,避免扬尘,提高现场作业环境。
5、料斗进口处设置放坡板,靠拉簧拉力控制落下与抬起两个位置,卸料时放坡板放下拉簧将其定位在下面,移动时放坡板抬起拉簧将其定位在上方。散料小车推进料斗时起到缓冲省力的作用。
6、该料斗成本低、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存放量大、移动灵活、卸料扬尘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易于维修,因此该料斗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左侧方向的视图,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标记Ⅰ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标记Ⅱ放大图,
图7是图2中的标记Ⅲ放大图,
图8是图1中的标记Ⅳ放大图。
图中标记:
1、储料仓 2、上拉簧轴槽 3、拉簧 4、放坡板 5、下拉簧轴槽 6、套筒销轴 7、套筒 8、定向脚轮 9、定向脚轮托板 10、万向脚轮 11、万向脚轮托板 12、底板 13、后板 14、侧板 15、侧板上梁 16、侧板底梁 17、后侧上横梁 18、后侧下横梁 19、中间立柱 20、前立柱 21、横筋 22、加强筋 23、托轴 24、前托梁 25、后端加强板 26、前端加强板 27、立筋 28、横底筋 29、纵底筋 30、斜梁 31、后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3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芯片及LED
- 下一篇:一种精确控制的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