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685.4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朱少华;徐蕾;黄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9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数字 自动 校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数字钟的校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数字钟质量和性能的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钟是汽车的一个部件,被要求在汽车点火系统关闭的情况下(汽车处于休眠状态),仍可以保证内容的时钟芯片正常计数,因此,数字钟的质量和性能非常重要,需要对数字钟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
现有技术种,汽车数字钟的校验数据多是利用工人目测检验,这样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造成工人操作疲劳,更有甚者,由于工人操作疲劳,容易造成校验数据不准确,将质量和性能不高的数字钟用于汽车上,影响汽车性能,影响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其通过把合格样件制成模板,然后利用拍摄装置对数字钟的各个检测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拍摄到的数字钟测试状态与模板一一进行比对,实现了自动校验汽车数字钟的目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校验的准确度。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至少包括:
模板设置模组,将合格样件制成模板,将所检测的汽车数字钟的每个测试点都拍成图片进行保存;
拍摄模组,按照检测步骤,利用一拍摄装置拍摄所检测数字钟的每一个校验步骤,并将拍摄结果送至比对模组;
比对模组,将所拍摄到的数字钟测试状态与该模板设置模组中的相应图片一一比对,并将比对结果传送至比对结果处理模组;
比对结果处理模组,于该比对模组比对出所拍摄到的某一步骤的照片与相应存储照片不一致时,进行报警处理,并中止检测,于该比对模组比对出所拍摄到的照片与相应存储照片一致时,自动进入下一步继续检测,直至最后一步检测通过。
进一步地,该拍摄装置为一摄像头,且该摄像头像素较高能清晰辨别数字钟的笔画、显示亮度及可疑质量点。
进一步地,数字钟定位牢靠在夹具上,该摄像头与该数字钟平行且在数字钟正上方。
进一步地,该模板设置模组制成的模板存储于工控机内部存储器中。
进一步地,该比对结果处理模组于该比对模组比对出所拍摄到的某一步骤的照片与相应存储照片不一致时,利用一显示装置显示检测失败,并进行声音报警,中止检测。
进一步地,该比对结果处理模组利用一蜂鸣器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该比对结果处理模组于该比对模组比对出所拍摄到的照片与相应存储照片一致时,于该显示装置显示此校验步骤检测通过,自动进入下一步骤继续检测。
进一步地,该比对结果处理模组于所有校验步骤都检测通过时,判断所检测的数字钟合格,并提示更换数字钟仪表,以便进行下一步检测。
进一步地,该比对结果处理模组于判断所检测的数字钟合格后,利用条码机自动打印出所检测的数字钟的条码。
进一步地,该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通过把合格样件制成模板,然后利用拍摄装置对数字钟的各个检测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拍摄到的数字钟测试状态与模板一一进行比对,实现了自动校验汽车数字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方便,同时又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防止眼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数字钟的校验系统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数字钟的自动校验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数字钟的校验系统,至少包括:模板设置模组101、拍摄模组102、比对模组103以及比对结果处理模组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