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滤机搅拌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5569.4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葛新兴;张强;兰华杰;苏文广;彭南慧;杜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D29/3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李满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压滤机环保疏浚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压滤机搅拌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环保疏浚施工,需要将湖底的污染土挖出来,污染土通过压滤机制成泥饼,上清水净化处理后还入湖中。泥饼可用作种植用土壤,这样实现了污染土的再利用。现有的带式压滤机搅拌桶,如图1所示,其桶体1为圆柱状,桶体1内设有螺旋搅拌杆2,桶体1上设有泥浆和上清水排放孔3,此结构中泥浆和上清水在没有分离的情况下,全部进入后续压滤工序,这样会使得压滤机脱水固化泥饼的含水率较高,不利于脱水固化泥饼的运送,同时,也造成了水份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压滤机搅拌桶,该搅拌桶能降低脱水固化泥饼的含水率,减少水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内的螺旋搅拌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泥浆导管、设置在桶体内的桶状滤网,所述桶状滤网的顶面与桶体的顶面固定贴合,桶状滤网的底面与桶体的底面固定贴合,桶状滤网的侧面与桶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螺旋搅拌杆位于桶状滤网内,所述桶状滤网上开设有泥浆通孔,桶体上开设有与泥浆通孔对应的泥浆排出孔,所述泥浆导管的一端与泥浆通孔连通,泥浆导管的另一端穿出泥浆排出孔,所述桶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清水溢流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桶状滤网、泥浆导管和清水溢流孔,使得经过搅拌桶后的泥浆含水量下降,经过后续压滤工序后产生的脱水固化泥饼的含水率明显降低,方便了泥饼的运输。同时,清水溢流孔将清水分离出桶体,减少了水份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压滤机搅拌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桶体、2—螺旋搅拌杆、3—泥浆和上清水排放孔、4—桶状滤网、5—上清水溢流孔、6—间隙、7—泥浆通孔、8—泥浆排出孔、9—泥浆导管。图1和图2中的箭头为泥浆和/或上清水流动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括桶体1、设置在桶体1内的螺旋搅拌杆2,它还包括泥浆导管9、设置在桶体1内的桶状滤网4,所述桶状滤网4的顶面与桶体1的顶面固定贴合,桶状滤网4的底面与桶体1的底面固定贴合,桶状滤网4的侧面与桶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6,所述螺旋搅拌杆2位于桶状滤网4内,所述桶状滤网4上开设有泥浆通孔7,桶体1上开设有与泥浆通孔7对应的泥浆排出孔8,所述泥浆导管9的一端与泥浆通孔7连通,泥浆导管9的另一端穿出泥浆排出孔8,所述桶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清水溢流孔5,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状滤网4与桶体1同轴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间隙6的长度为20~30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泥浆排出孔8与泥浆导管9连接处为密封连接。防止泥浆或上清水外泄。
上述技术方案中,泥浆通孔7和上清水溢流孔5位于桶体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泥浆被螺旋搅拌杆2带到桶体1的上方经过泥浆导管9流入后续工序,由于螺旋搅拌杆2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上清水从泥浆中分离出来,上清水经过桶状滤网4过滤后进入间隙6,并最终通过上清水溢流孔5流入回流槽。上述过程使得经过搅拌桶后的泥浆含水量下降,经过后续压滤工序产生的脱水固化泥饼的含水率明显降低,方便了泥饼的运输。同时,清水溢流孔将清水分离出桶体,减少了水份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5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核和小核中的任务调度
- 下一篇:一种平台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