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5578.3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惠林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热 供暖 新风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新风机组,具体涉及一种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冬季,室外温度显然比室内温度低,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其室外的温度通常在零下20度左右,甚至更低至零下40度左右,则室外的冷空气是不能直接送入房间内,因此,给建筑物供新风带来很大的不便,然而,为了解决上述的难题,使用热水盘管或蒸汽盘管对新风进行加热,然后再送至房间内。但是在加热过程中,当室外温度过低(如零下40度)时,冷空气与热水盘管或蒸汽盘管内的温度差过大,致使热水盘管或蒸汽盘管损坏(热胀冷缩不均匀),则为了解决热水盘管或蒸汽盘管损坏问题,人们采用预加热的方式(电加热),现将冷空气预加热接近0度,然后在送至热水盘管或蒸汽盘管内,继续加热,然后通入房间内,实现房间内新风的供应。
在上述的供暖风的过程中,采用电加热设备,先将室外的气体加热接近零度,例如将零下20度的新风升温至0度左右,需要67.5KW的耗电量,若将低于零下20度的新风升温至0度左右,则需要更大的耗电量,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致使居民生活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其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加热盘管,特别是,供暖新风机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显热交换芯体,该显热交换芯体将箱体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第四腔体,且显热交换芯体分别将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导向第二腔体内、第三腔体内的气体导向第四腔体内,加热盘管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并将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连通,进风口与第一腔体连通,出风口与第四腔体连通。
优选地,在出风口设有将第四腔体内的暖风抽送至室内的送风机。
优选地,加热盘管内通入的介质为热水或蒸汽。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显热交换芯体将箱体分成四个腔体,并根据显热交换芯体的特性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内气体分别导向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内,再由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盘管,将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连通,使得第三腔体内气体温度较高,再次通过显热交换芯体将第三腔体热气传递至第四腔体内,同时过热的气体对第一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内的冷气进行回热升温,使得第二腔体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从而降低进风温度与加热盘管内介质的温度差,降低加热盘管的破损概率,延长加热盘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省去现有技术的预加热设备,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箱体;10、进风口;11、出风口;A、第一腔体;B、第二腔体;B1、左腔体;B2、右腔体;C、第三腔体;D、第四腔体;2、加热盘管;3、显热交换芯体;4、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回温预热型供暖新风机组(吊顶式机组),其包括具有进风口10和出风口11的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加热盘管2、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显热交换芯体3,该显热交换芯体3将箱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A、第二腔体B、第三腔体C、以及第四腔体D,且显热交换芯体3分别将第一腔体A内的气体导向第二腔体B内、第三腔体C内的气体导向第四腔体D内,同时,本例中的加热盘管2设置在第二腔体B内、并将第二腔体B与第三腔体C连通,进风口10与第一腔体A连通,出风口11与第四腔体D连通。
与此同时,在上述的出风口11设有将第四腔体D内的抽送至室内的送风机4。加热盘管2内通入的介质为热水或蒸汽(本例中采用蒸汽),加热盘管2位于第二腔体B与第三腔体C的交界处,便于气体加热后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惠林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惠林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5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下层叶片导风机构
- 下一篇:工作灯灯珠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