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5673.3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景路红;管昌明;冯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4 | 分类号: | F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发动机 曲轴 箱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特别涉及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
背景技术
就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而言,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流程是润滑油经机油泵进油道吸入润滑油,再由机油泵出油道将润滑油输送至右曲轴箱体及箱盖上的油道,最后由润滑油道将润滑油送至发动机其他部位进行润滑,散热。其中,机油泵的出油口与右曲轴箱体及箱盖上的油道连通的管道呈“人”字形。这种“人”形的出油道无疑是增加了出油的阻力,而且增加了加工工序,对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制造和成本都有不利的影响。显然,现有技术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出油道结构存在着增加了出油的阻力,影响发动机安全,并且增加成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出油道结构存在的增加了出油的阻力,影响发动机安全,并且增加成本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包括机油泵进油道和机油泵出油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出油道为直线型,所述机油泵出油道与机油泵进油道的角度为75度-80度。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机油泵出油阻力,使润滑油能迅速及时的进入右曲轴箱体的润滑油道,保证了发动机安全,并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现有技术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机油泵,2为机油泵进油道,3为机油泵出油道,4为润滑油道。由图可知,就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而言,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流程是润滑油经机油泵进油道2吸入润滑油,再由机油泵出油道3将润滑油输送至右曲轴箱体及箱盖上的油道,最后由润滑油道4将润滑油送至发动机其他部位进行润滑,散热。其中,机油泵的出油口与右曲轴箱体及箱盖上的油道连通的管道呈“人”字形。这种“人”形的出油道无疑是增加了出油的阻力,而且增加了加工工序,对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制造和成本都有不利的影响。显然,现有技术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出油道结构存在着增加了出油的阻力,影响发动机安全,并且增加成本等问题。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机油泵,2为机油泵进油道,4为润滑油道,5为机油泵出油道。由图可知,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包括机油泵进油道2和机油泵出油道5,机油泵出油道5为直线型,机油泵出油道5和机油泵进油道2的角度为75度-80度。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扩大机油泵出油道5与机油泵进油道2之间的角度并将机油泵出油口与右曲轴箱体及箱盖上的油道连通的管道设计为直线管道,即机油泵的出油道5设计成直线型。通过这种直线型结构,来自机油泵进油道2的润滑油直接从直线型的机油泵出油道5进入润滑油道4,这样的出油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出油阻力,使润滑效果更及时,迅速。另外,这种直线型的机油泵出油道5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体油道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机油泵出油阻力,使润滑油能迅速及时的进入右曲轴箱体的润滑油道,保证了发动机安全,并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5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定位侧板的汽车中冷器
- 下一篇:滤毒罐口颈排灰标准级差比色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