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钳式贝类开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8262.X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凯;郭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2C29/04 | 分类号: | A22C2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开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贝类开壳取肉装置,尤其是能将新鲜双壳贝类启开的开壳器,尤其适用于文蛤、青蛤、贻贝等异柱目和真瓣鳃目贝类。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贝类取肉方法是将贝类蒸煮后,进行开壳取肉,因为贝类失活后,贝壳自然张开,这样便容易将贝壳打开。但对于需要取新鲜贝肉,但是鲜活贝类在其闭壳肌的作用下贝壳是紧闭的,除非采取破坏性的措施,一般很难打开贝壳,一般的用刀子撬等传统方法又比较费时、费力。当面临实验室科研、野外试验、日常饮食这些需要对新鲜双壳贝类进行开壳取肉的情况下,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省力、方便携带的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为了满足需要对新鲜双壳贝类取肉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贝类开壳器,该开壳器可以省力、有效地把贝类打开,将肉取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副手柄、连接轴、凹槽、切刀和防滑套层,其特征在于:一副手柄通过连接轴铰接,手柄的手握处设有防滑套层,切刀位于一支手柄内侧,与切刀对应的是凹槽,该凹槽设置在另一支手柄外侧。
所述的手柄截面为椭圆柱状,上手柄截面的长半轴长度为1.5cm,短半轴长度为1cm;下手柄截面的长半轴长度为2cm,短半轴长度为1cm。
所述的连接轴内径为1cm。
所述的凹槽为椭圆柱状,深度为5cm,凹槽截面的长半轴长度为2cm,短半轴长度为1cm。
所述的切刀为半椭圆形,长半轴长度为4cm,短半轴长度为1.5cm。
所述的防滑套层长度为5cm,厚度为0.2cm。
所述的手柄材料为聚碳酸酯或聚丙烯。
所述的防滑套层材料为聚氯乙烯。
所述的凹槽和切刀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省力、有效、快速的打开打开异柱目、真瓣鳃目等咬合齿少或无,两壳相互衔接处平整,如贻贝、扇贝、文蛤、青蛤等新鲜双壳贝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钳式贝类开壳器,主要利用杠杠原理。包括五部分,一副手柄1,椭圆柱状,用于握持,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的原理,钳柄具有一定弧度,便于更加省力与舒适的握持;连接轴2,这是开壳器的连接轴点,连接点平稳、牢固,便于单手轻松打开或者闭合;凹槽4与凹入部分,可容纳固定贝类;切刀3,坚固锋利,位于一支手柄内侧,并与凹槽对齐,用于切开贝类;防滑套层5,起防滑作用,可以在干湿情况下作业,并保证人身部位不因为湿滑被刀片或贝壳所伤。
本实施例中手柄为椭圆柱,材料为聚碳酸酯(PC),手柄后端具有一定弧度,防滑套层采用柔软的聚氯乙烯材料(PVC),长度为15cm,上手柄截面的长半轴长度1.5cm,短半轴长度1cm;下手柄截面的长半轴长度2cm,短半轴长度1cm。
连接轴轴内径为1cm,由螺丝牢固固定。刀片为半椭圆形,长半轴长度4cm,短半轴长度1.5cm,材料为不锈钢。凹槽为椭圆柱形,深度为5cm,截面的长半轴长度2cm,短半轴长度1cm材料为不锈钢。防滑套层,长度为5cm,厚度为0.2cm,材料为聚氯乙烯。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通过轴连接,可自由调节张开的幅度,刀片与凹槽对齐,将贝类固定于凹槽之内,当手柄握紧,施加在柄向下的力,可以驱动刀片向凹槽的贝类贝壳连接处切入,将闭壳肌切开,从而开启贝类。防滑套层,起防滑作用,可以在干湿情况下作业,并保证人身部位不因为湿滑被刀片或贝壳所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8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门用于性交过程的数据记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线轮的防松摇臂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