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8505.X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龙;高江雄;肖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华锐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转位 刀片 测量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片测量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粗糙度轮廓仪测量刀片轮廓用的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
背景技术
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的测绘过程中,需要对刀片的切削刃及外形进行测绘,在该过程中,需要对刀片进行定位以便测量。现有技术的夹具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用目测来进行摆放,外界影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太大,以至于很容易出现测出来的数据偏差过大的情况,最终影响刀片的尺寸,不利于对刀片质量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对被测量刀片进行精确可靠定位,并且操作便捷的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包括定位板和V型定位槽;所述定位板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相互垂直;所述V型定位槽的角度与被测刀片的角度相对应,所述V型定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所述V型定位槽用于固定被测刀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V型定位槽为四个,所述V型定位槽的角度分别为35°、55°、80°和9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一条避空槽,避免工作台转角处有异物突起影响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外沿分别设置有一沉台,所述沉台边沿的厚度小于被测刀片的厚度,以避免与测量针产生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V型定位槽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使被测刀片与所述V型定位槽的定位面充分贴合,保证定位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使被测刀片一侧与V型槽定位面充分贴合,在被测刀片另一侧设置有辅助定位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定位部件为橡皮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使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的定位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贴合,在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辅助固定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辅助固定装置为吸铁石。
本实用新型利用机器工作台的特点,采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定位面进行定位固定,定位结构设计合理,定位方便准确,通过开设多个不同角度的刀片定位V型定位槽,实现对多种刀片进行测量,保证了测量夹具的通用性,节约了材料和夹具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第一定位板,2. V型定位槽,3. 弧形凹槽,4. 避空槽,5.第二定位板,6. 沉台,7.工作台,8.橡皮泥,9. 被测刀片,10.吸铁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附图所示,实施例一,一种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包括定位板和V型定位槽2;定位板包括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5,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5相互垂直,用于将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固定在工作台7上; V型定位槽2为四个,四个V型定位槽2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5上, V型定位槽2用于固定被测刀片9的 V型定位槽2的角度与被测刀片9的角度相对应, 四个V型定位槽2的角度分别为35°、55°、80°和90°;使用时,将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5贴合在工作台7的两面,然后使用一块吸铁石10将可转位刀片测量夹具固定在工作台7上;再将被测刀片9放入角度匹配的V型定位槽2中,再用橡皮泥8固定,利用橡皮泥8挤压被测刀片9使被测刀片9与V型定位槽2的定位面充分贴合,即完成对被测刀片9的定位,保证测量精度。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5的连接处开设有一条避空槽4,避免工作台7转角处有异物突起影响定位; V型定位槽2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3,使被测刀片9与V型定位槽2的定位面充分贴合,保证定位精度。
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5的外沿分别设置有一沉台6,沉台6边沿的厚度小于被测刀片9的厚度,以避免与测量针产生干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华锐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华锐硬质合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8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