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的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8764.2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29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磁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子技术不断革新的大环境下,国内外致力于改良电子产品,使得电子产品更趋向小型化、平面化、功能化和性能优越化方向发展。如变压器的磁芯等,在不降低其效率的情况下,通过形状的合理设计使得磁芯的体积更小。
传统的磁芯主要采用E型结构,这种磁芯无法适用于电磁环境要求严格的电子电路中,主要原因是这种E型的磁芯是开敞式外壳,在工作中产生的漏磁和漏感较大,对其他的电子元件产生较大的干扰。目前也有采用外围包裹式的磁芯,这种磁芯包括底板、中柱和外包边,底板和外包边之间形成环形的绕线窗口;这种磁芯的体积相对较大,而且耗费的材料较多,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电磁兼容性好的变压器的磁芯。
一种变压器的磁芯,包括多边形的底板、边柱和中柱,所述中柱设于底板的中部,所述边柱均匀设于底板的周缘;所述底板、边柱与中柱之间的区域形成环状的线架容置空间;所述底板与相邻的两个边柱之间的区域形成出线槽。
其中,所述磁芯的底板呈正方形;所述边柱有四个,分别设于底板的四个角。
其中,所述出线槽包括第一出线槽和第二出线槽,所述第一出线槽和第二出线槽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底板上第一出线槽处开设有第一避位槽。
其中,所述底板上第二出线槽处开设有第二避位槽。
其中,所述中柱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架容置空间采用环状的结构,安装有线圈的线架设于线架容置空间中,边柱将线架包围起来,这种设计使得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较好,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较小,提高了产品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底板的边与线架容置空间的外环相切使得线架的边缘与磁芯的底板的边缘重合,这样保证了磁芯体积的最小化设计,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磁芯制造变压器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底板; 12—边柱;
13—中柱; 14—线架容置空间;
15—第一出线槽; 16—第二出线槽;
151—第一避位槽; 161—第二避位槽;
1—磁芯; 2—线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变压器的磁芯,包括多边形的底板11、边柱12和中柱13,所述中柱13设于底板11的中部,所述边柱12均匀设于底板11的周缘;所述底板11、边柱12与中柱13之间的区域形成环状的线架容置空间14,所述底板11上最大的内切圆的直径与线架容置空间14的外环直径相等;所述底板11与相邻的两个边柱12之间的区域形成出线槽。底板11可以设计成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多边形等等。组装时,线架2刚好位于线架容置空间14内,线架2的边缘与底板11的边重合,保证了磁芯1的体积较小。
其中,所述磁芯1的底板11呈正方形;所述边柱12有四个,分别设于底板11的四个角。将磁芯1的结构设计成方形的,相当于以底板11的中心为圆心在正方形底板11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心以外的部分向上延伸设置出四个边柱12。这种方式设计的磁芯1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其中,所述出线槽包括第一出线槽15和第二出线槽16,所述第一出线槽15和第二出线槽16相对设置。出线槽相对设置一方面减少了一个出线槽可能出现的线头缠绕的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线架2的出线端的设计。
其中,所述底板11上第一出线槽15处开设有第一避位槽151。
其中,所述底板11上第二出线槽16处开设有第二避位槽161。
第一避位槽151和第二避位槽161的设计都是以线架2的设计相吻合的,线圈的出线端会占用线架2的位置空间,增加线架2的厚度,而且,因此线架2设计时会考虑设置向上凸起的穿线槽,为了减小变压器的厚度,磁芯1会相应设置于穿线槽相匹配的第一避位槽151和第二避位槽161;另外,第一避位槽151和第二避位槽161还可以有效避免线圈与磁芯1接触,减少了电磁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8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呼叫器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感知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