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调心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047.5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鹏;杨亮;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B65G1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6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送 机调心托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领域,适用于带式输送机中输送带跑偏纠正。
背景技术
目前,带式输送机广泛用于冶金、煤炭、交通、电力、建材、化工、轻工、粮食和机械等行业中。输送带运行时,输送带跑偏是最常见故障,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会导致输送带与机架摩擦撕裂、漏料、甚至引起输送带断裂等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而造成输送带跑偏的因素很多,如由于物料偏心堆积、接头歪斜、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误差、机架变形等等,使得输送带正常向前运行时给托辊的向前牵引力Fq,分解为使托辊转动的分力Fz和一个横向分力Fc,这个横向分力使托辊轴向窜动,由于托辊支架的固定托辊是无法轴向窜动的,它必然就会产生一个促使输送跑偏的反作用力Fx,它使输送带向另一侧移动而造成跑偏。
为了防止输送带的跑偏人们而采取了很多种措施,但比较普遍的为各种随动式调心托辊,都不能有效解决各种综合原因引起的跑偏,调整方法单一,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如电动纠正装置、液压纠正装置和各种随动式调心托辊。
这类调心托辊按原理主要有两类,即回转支承型和横向复位型。回转支承型均带有固定中心轴的回转臂,当输送带跑偏时,迫使回转臂两边产生不平衡力矩,使得回转臂上的托辊轴心线绕中心产生偏置角β,利用托辊轴心线偏置后对输送带产生一个反作用力Fy来进行纠偏的。且只有Fy>Fx,才能启到抵消跑偏力Fx,起到纠偏作用,但这种反作用力Fy,因偏置角β度有限,从公式Fy=Fz*tanβ可以看出这种纠偏效果并不明显。
而横向复位型调心托辊,一旦输送带跑偏,便带动连杆机构,使托辊支架适当加高,跑偏侧槽角产生变化,引起部分物料重量和输送带的自重G产生一个使输送带复原的分力Gx,直到输送带加到正常位置,来防止输送的跑偏和纠正。而单一采用这种纠偏的方式,则对于物料的动安息角要求不能太小,否则在跑偏后,输送带上物料因内摩擦力小而下滑或漏料,所产生的复原分力Gx过小,只有当Gx>Fx才能产生纠偏的目的,所以纠编效果也并不明显。
可以看出在现有的两类调心托辊设计中,均因纠偏能力有限和自身缺陷原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纠偏能力和效果上非常有限和单一。严重影响生产线的生产进度和生产效率,纠偏效率低、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给设备及人员安全也带来巨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而提供一种无需其它附加动力源的新型调心托辊。其目的是通过综合多种纠偏措施,实时、持续、有效地纠正输送带的跑偏现象,保证输送带的平稳、可靠运行。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输送带(14)的支架、设置在输送带(14)两侧的立托辊(3),立托辊(3)的下面设由立托辊(3)驱动的回转臂(5),回转臂(5)下部通过一回转支撑连接在一横梁(7)上;所述横梁(7)两侧设置弧形导轨(9),回转臂(5)下侧设有和所述弧形导轨(9)对应设置的滚轮(8)。
所述支架包括和回转支撑转动连接的中间支架和对称设置在中间支架两侧的回转臂(5);所述中间支架上部设中托辊(1),中间辊(1)两侧通过中支柱和边支柱对称设置有侧托辊(2),所述输送带(14)由中托辊(1)、两侧托辊(2)支撑。
所述立托辊(3)通过立辊支架(4)连接在回转臂(5)上,立托辊(3)设置要求其在驱动回转臂(5)运转时不和侧托辊(2)发生接触。
所述回转支撑包括:连接在中间支架上的万向铰链(11),万向铰链(11)通过销轴(15)和中心轴(10)连接,中心轴(10)通过一限位轴套(12)连接在横梁(7)上。
所述限位轴套(12)开设有供中心轴(10)通过的中心孔、以及和所述中心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中心轴(10)上凸出一挡块和限位孔对应设置。
所述回转臂(5)下部设滚轮支架(6),所述滚轮(8)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滚轮支架(6)上并由此使回转臂(5)沿导轨(9)螺旋线方向运动。
立托辊(3)与回转臂(5)为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中托辊(1)和两侧托辊(2)通过中支柱上的卡槽连接,侧托辊(2)也设置在边支柱卡槽上与回转臂(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