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车位锁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136.X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孟磊;袁中琛;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E04H6/4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车位锁 功能 电动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车位锁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电动力车充电站,外形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
对于一辆电动汽车来讲,蓄电池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它的功能是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的电能。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车载充电装置和非车载充电装置。车载充电装置指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采用地面交流电网和车载电源对电池组进行充电的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发电机组和运行能量回收充电装置,将一根带插头的交流动力电缆线直接插到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中给蓄电池充电。车载充电装置通常使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接触式充电器,也可以是感应充电器。它完全按照车载蓄电池的种类进行设计,针对性较强。非车载充电装置,即地面充电装置,主要包括专用充电机、专用充电站、通用充电机、公共场所用充电站等。它可以满足各种电池的各种充电方式。通常非车载充电器的功率、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以便能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
车位锁是一种机械装置,作用是防止别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让自己的汽车随到随停。当车辆将要到达车位时,由车主使用遥控器控制车位锁,使车位锁下降到最低位,车辆便可驶入,车辆驶入车位后,车主按一下遥控器的上升键,车位锁自动升起到保护状态。当车辆离开时,由车主使用遥控器,按遥控器下降键,让车位锁下降到最低位,汽车驶出车位后,车主只需按动遥控器的上升键,车位锁就可以自动上升到保护状态了。能防止其它车辆占用车位。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大多局限于电动公交汽车或内部集团用车,还没有建成真正面向不同用户的充电站服务网络。部分充电桩大都安装在公共场合,每台充电桩都具有通讯、计费和安全防护功能,因此,单台造价较高,不适合作为生活配套设施大规模建设。如果将私人车位锁和充电桩结合建设,能够给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私人停车位旁、弯下后可以作为车位锁阻止其他车辆进入车位而立起后可以作为充电桩的带有车位锁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车位锁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设置在停车场室内的总充电控制柜、经电缆连接设置在私人停车位旁的可弯折各充电桩终端,所述充电桩终端包括固定底座、充电桩主体和使充电桩主体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成弯折或直立状态的连接件;
所述充电桩主体上包括标准充电插口、启停按钮、带电指示灯;所述总充电控制柜包括显示屏,与该总控制柜连接的各充电桩的计量器具、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充电桩主体上包括但不限于带有使其弯折的把手。
所述充电桩主体上也可以设有使其弯折或直立的电子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充电桩和车位锁功能结合在一起,安装在每个停车位旁边,充电控制功能集成在配电箱内,配电箱按照在停车场的室内,便于统一管理和计费;且控制器与充电桩分开布置,降低了充电桩终端维修成本;由于是私人充电桩,因此可以避免了身份判别和复杂的计费功能,有利于大规模配套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直立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地锁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半弯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作为充电桩使用的直立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作为停车位车位锁使用的弯折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在停车场安装排列示意图。
其中:1、固定底座
2、充电桩主体
3、旋转轴
4、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