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射式自吸电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344.X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6 | 分类号: | F04D9/06;F04D13/06;F04D29/02;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吸电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电泵,具体为一种喷射式自吸电泵。
背景技术
喷射式自吸电泵主要包括泵和电机两部分,其中泵部分主要由泵体、叶轮、导叶和射流器组成,电机部分主要由机筒、定子和转子组成。
在此,现有的电机定子是通过机筒内壁设置的若干连接筋来进行局部定位的,不仅连接强度不高,最主要的问题是定子与机筒的接触面积少而导致散热效率差,严重影响了电机的散热性能,使电机工作时的温升过快,温度过高,对电泵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一定影响。
此外,现有泵体中的叶轮、导叶和射流器均是采用金属材质的,不仅成本高,同时因三者都是与输送液体直接接触的,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锈蚀而污染液体,给实际使用带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喷射式自吸电泵,其具有散热性能好,输送液体安全无污染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射式自吸电泵,主要包括泵和电机两部分,其中电机部分主要由机筒和设置在机筒内的定子、转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外壁与机筒内壁全面积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泵部分主要由泵体、叶轮、导叶和射流器组成,其中的叶轮、导叶和射流器均采用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外壁与机筒内壁为全面积接触连接,该结构设置,相比现有连接筋的局部连接方式,可成倍的提升两者散热接触面积,进而可有效提升定子与机筒之间的散热效率,与同类电泵相比电机温升低10K,可有效延长电泵的使用寿命。
此外,泵部分中的叶轮、导叶和射流器均采用塑料制成,不仅成本经济,更重要的是杜绝了锈蚀现象的发生,避免输送液体被污染,保证输送液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喷射式自吸电泵,主要包括泵1和电机2两部分。其中电机2部分主要由机筒21、定子22、转子23、前端盖24、后端盖25、风叶26、风罩27组成;泵1部分主要由泵体11、叶轮12、导叶13、射流器14组成,其中的叶轮12直接定位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28上,叶轮12的前端中心进口通过射流器14与泵体11上的进水口111连通,叶轮12的边缘出口通过导叶13与泵体11上的出水口112连通。
所述定子22外壁与机筒21内壁全面积接触连接。该结构设置,相比现有连接筋的局部连接方式,可成倍的提升两者散热接触面积,进而可有效提升定子22与机筒21之间的散热效率,经试验表明,与同类电泵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机2温升低10K,可有效延长电泵的使用寿命。
在此,出于环保卫生的考虑,泵1部分中的叶轮12、导叶13和射流器14均采用塑料制成,不仅成本经济,更重要的是杜绝了锈蚀现象的发生,避免输送液体被污染,保证输送液体的安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配叶轮12的流道121比现有电泵宽1 mm、射流器14内径比现有电泵大2 mm,使电泵的流量高达3-3.5m3/h,实现了电泵流量的明显提升。
综上,本实用新型设计为一种喷射式自吸电泵,其具有散热性能好,输送液体安全无污染,流量大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储元件容纳单元及显影盒
- 下一篇:一种水冷除尘器